第272章設伏二合一)
“嗯......你們三路手中現在有多少兵馬?騎兵有多少?”
李鐵槍說完之後,陸遠點了點頭,從李鐵槍的微表情之中,陸遠並沒有看出撒謊的痕跡。
“我這一處有兩千七百精銳,農兵四千,其中騎兵有五百人。
陳將軍那邊有精銳一千五百人,農兵三千,騎兵兩百。
戴將軍有精銳八百人,農兵一千五,沒有騎兵。
其餘各藏糧洞,僅有守備軍和一些農兵。”
李鐵槍回複道。
“五千精銳,八千農兵,夠用了,傳令他們兩路人馬,讓他們儘快前來彙合。
其餘藏糧洞的守備兵馬,暫時不要動。”
聽到李鐵槍的彙報之後,陸遠不由露出笑意,有了這一萬多人在手,濟州府也不是不能打。
“是,將軍........將軍,不知望魯城到底發生了何事?”
李鐵槍先是應了一聲,而後再次詢問道。
“耿大帥被叛徒張安國等人所害。
張安國點燃狼煙,便是想要聚攏義軍,好讓金賊一網打儘。
如今,張安國已被我淩遲,我為義軍新任統帥。
前日入夜,我率軍突出了金賊的包圍,昨日突襲東平府,拿下了東平府城,大抵就是這樣了。”
陸遠撥動韁繩,一邊解釋了一下,一邊朝藏糧洞而去。
這藏糧洞雖然說是洞,實際上和洞沒有什麼關聯。
其實就是一些較為隱秘,且地勢險要的山寨或村落。
農兵平時就在這裡開墾田土種植,或者開采礦石冶煉。
平時軍中有繳獲的糧草或軍械,就會分配到這些地方前去存儲,於是便有了藏糧洞,藏兵洞這一稱呼。
........
“嘶,義父的人格魅力好強啊!這趙天龍和李鐵槍,我一度懷疑他們兩會和張安國一起叛變。
沒想到他們居然一個都沒有叛變,而且義父過來之後,他們也沒有絲毫猶豫的就支持了義父。
還有先前在望魯城那裡,那城上的守將誰說都不開門,義父一到,立刻就去開門了。”
“呃....其實對於趙天龍和李鐵槍這兩人,我一直以為,義父在奪了他們兵權之後,就已經把他們殺了。
他們沒背叛義父,我不是很意外,他們能活到這個時期,才是最讓我意外的。”
“我以為義父會殺了他們,也以為他們會背叛義父,即便是最差的結果,那也是義父不給他們兵權。
畢竟他們之前可是逼迫過義父的,但這種結果是我也沒想到的。”
“人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你們對義父誤解的太深了。”
“就他們這樣的貨色,義父要想殺他們,他們怎麼都跑不掉,何必要因為這樣兩個人,敗壞自己名聲呢?
之前那次,張安國都跑到金軍老巢裡麵去了,還不是被義父揪出來砍了?
不過他們沒叛變,確實有點讓人意外。”
..........
兩日後。
東平府城外,十萬金軍紮營築寨,將整個城池團團包圍。
雖然還沒有發起正式進攻,但那種大軍壓境的緊迫感,卻也讓守城之人不由咽了咽口水。
另一麵,陸遠也在藏糧洞見到了戴慎和陳瓦的兩支部隊。
這兩人原本歃血營的人,對於陸遠的召集,基本沒有任何猶豫便帶兵趕了過來。
陸遠一部,李鐵槍一部,以及戴慎,陳瓦,四支部隊彙合後。
陸遠將其中七百騎兵縮減成三百人,編入到了自己一千騎兵之中,其他各部兵種之間也稍稍整合了一番。
整編結束之後,陸遠也沒在這藏糧洞多做停留,直接領著六千人精銳,浩浩蕩蕩的朝濟南府而去,剩下的八千農兵,則是負責後勤的補給。
五天後。
由於陸遠這六千人並沒有做什麼掩飾,甚至沿途還攻克了金軍的幾座小城。
這一情況,很快就被負責圍剿東平府城的完顏阿杜得知。
“夾穀莫,你不是說逃出去的反賊,隻有一千人嗎?
這六千人是怎麼回事?
現在不但是東平丟了,東阿也丟了,平陰告急,想來此時也是凶多吉少,北麵自濟南府而來的糧道,全部被切斷。
十萬大軍全憑南麵兗州,濟州兩府的糧草支撐,能撐多久?”
東平府外,金軍帥帳之中,完顏阿杜將幾份戰報扔在了夾穀莫臉上怒斥道。
麵對完顏阿杜的怒斥,夾穀莫隻得低頭接受。
沒辦法,他本是負責東平府防務的,可現在東平府丟了,這事情都夠他死了。
挨幾句罵,真不算什麼。
“還在這愣著乾什麼?帶著你的人,去把辛棄疾的腦袋帶回來,滾。
把軍中的五百鐵浮屠帶去,若還不能帶回辛棄疾的腦袋,就把自己的腦袋送回來。”
見夾穀莫沒有一點反應,完顏阿杜再次罵道。
“是,多謝將軍。”
聽到完顏阿杜的話後,夾穀莫連忙對其行了一個大禮,而後才退出帥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鐵浮屠,那可是金國的真正精銳。
即便是完顏阿杜手上,也就五百人而已,這還是因為完顏阿杜是皇家出身才有這五百鐵浮屠。
現在交給他,一來是完顏阿杜對陸遠確實憎恨,其次也算是保了一手夾穀莫。
“傳令三軍,先登城牆者,賞千金,美女十人,進官三級。”
夾穀莫離開之後,完顏阿杜對一旁的副將命令道。
“是,將軍。”
........
“多加些鐵屑,繩子綁結實點,布密一些,都小心些。”
平陰城外。
一處山穀之中,陸遠帶著一千多人在山穀兩次安放著瓦罐。
這是一種簡易地雷,在攻下東阿之後,陸遠繳獲了不少的火藥,另外,義軍的各處藏糧洞,以前也有不少存貨。
在到達平陰之後,陸遠看到這一處前往平陰必經的山穀,便想到了一個好點子,圍點打援。
平陰這地方,算是一個挺重要的據點,不管是從濟南府過來援軍,還是糧草,不管是走水路還是大路,那都要過這裡。
這個點對於金軍來說很重要,所以在平陰城告急的消息之後,必定會有援軍前來支援。
而要支援平陰城,那南麵過來的軍隊,就必定要走這一條路。
至於北麵,濟南府的駐軍,早已經被調走了,短時間內,不可能有部隊能支援平陰城。
所以在此設伏,肯定是能釣到大魚的。
“報,大帥,東阿方向來了一支金賊部隊,其中為首的,是一支鐵浮屠精銳,大概有幾百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