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軍,這是戰情如此,非是我為難老將軍。
若是這匈奴單於已經東逃,那不出奇兵也罷。
可匈奴單於尚未東逃,匈奴精銳主力儘在此處,若無奇兵製勝,我軍遠道而來,便已落了下風。
隻怕一時半會難以取勝,要不能儘快取勝,這千裡糧道,萬一有半點閃失,數萬大軍該何去何從?
當下,軍中有統帥這一路兵馬之能者,唯有將軍,還望將軍莫要推辭。”
見李廣推阻,衛青再次開口道。
“這.......也罷,末將尊大將軍令。”
李廣看了看衛青,最後歎息一聲道。
“多謝老將軍了,我這便開帳下令。”
衛青笑著點了點頭,隨後升帳,召集了各部將軍下達了命令。
首先就是下令,讓李廣和趙食其的部隊從東麵進軍。
前將軍的位置,則是給了公孫敖。
隨後又下達了一係列的命令,特彆是將跟在大軍後方武剛車,全部調撥到了前軍。
所謂的武剛車,其實跟板車有些類似,隻是前方有鋼盾和長矛。
這玩意一圍,那就是一座簡易城池。
在重新部署之後。
軍帳之中,其他人得知匈奴單於在自己前方之後,一個個都是摩拳擦掌,都想要爭一爭這頭功。
唯獨李廣一人,那是悶悶不樂。
特彆是在看到,衛青直接把前將軍的位置給了公孫敖之後,他就更不高興了。
他感覺,衛青有點針對他了,自己好像是上當了。
不過,見到衛青這樣大大方方的把自己親信安排到那位置上,他又覺得自己可能是多慮了。
............
“好了,後麵的劇情我已經知道了,義父扮演安國少季的時候,就已經提到過了。
李廣,趙食其失道,未能全殲匈奴嘛。”
“雖然已經是定論了,但我還是想瞅瞅這兩人到底是怎麼迷路的,這也不遠了啊!還有俘虜帶路,應該是沒有迷路的可能才對。”
“兩百裡不遠?張騫五十裡還迷路了呢?”
“感覺隻要和李廣搭上一點線,那都會迷路。
比如第一次四路大軍的公孫賀,他在草原轉悠了半個月,硬是沒有找到匈奴人,這個也可以算是迷路了吧。
後麵趙信和蘇建,趙信一部作為先鋒,幾天沒能和主力取得聯係,還是後麵蘇建過去,才算是取得了一點聯係,結果又遇到了匈奴主力。
再後麵就是張騫,以及這次李廣本人了。”
“你要這樣算的話,那誰的錯都能扔李廣頭上了,反正看到現在為止,我隻覺得李廣在人品上問題不小。
但軍事上,還是有能力的,大兵團作戰的能力或許沒有,但帶幾千人,萬把人的小部隊,他還是有能力的。”
..........
翌日。
衛青大軍拔營。
大軍分成兩部,一部是由衛青統帥的四萬主力部隊往正北而去,另一部則是由李廣趙食其統帥的一萬騎兵,繞著東側往北而去。
四天後,衛青的大軍又行進了兩百餘裡,剛好跟匈奴單於的大軍撞上了。
當下的局勢,正如那趙信所料。
漢軍千裡奔襲,大軍疲憊。
而匈奴人,則是以逸待勞,此時正是士氣高漲之際。
見到這架勢後,衛青並沒有第一時間和匈奴硬剛。
而是率先用武剛車組成了一個圓陣。
大軍先是在圓陣之中休整了一番。
匈奴見到衛青布置的武剛車陣容,一時間也有點無從下手。
衝鋒肯定是衝鋒不了,隻能是跑出騎兵,在圓陣之外,用弓箭襲擾,試圖引誘漢軍出擊。
可衛青並沒有讓匈奴人如意,不論匈奴人如何襲擾,除了派出部分步卒和匈奴用弓箭對射之外,就沒有一點要決戰的勢頭。
“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