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悠悠。
自從吐蕃上次的十五萬大軍潰敗之後,吐蕃老實了下來。
實際七萬,加上後勤人員後,號稱十五萬。)
他們占據了三州之地,但對安西和北庭兩地,卻沒有再大肆進攻。
主要是西州到這兩個地方的距離都不算近,想要動這兩個地方,就要大舉出兵。。
此時大唐內部,也漸漸趨於穩定,吐蕃也不敢大肆出兵西域,他們也怕大唐突然偷他們的老家,畢竟這活大唐以前是乾過的。
所以後續的十年中,吐蕃都沒有再大規模的對龜茲和北庭兩地發兵。
唯有一些小規模的試探,偶爾會出幾千,甚至是幾百騎兵來試探一下。
但這種試探,對陸遠和李元忠都沒有造成什麼太大影響。
李元忠的北庭,地勢險要,守城將士雖少,但僅僅騎兵是難以破城的。
況且這北庭與回紇,沙陀兩個鄰近,這兩個國家也不想讓吐蕃攻占北庭。
所以李元忠那邊每次都能防守住,吐蕃的襲擾攻城,屬於是做無用功。
至於陸遠這邊,吐蕃就派人過來了兩次。
第一次是在那次大戰後的第三年,吐蕃派了七百人過來。
結果還沒等他們靠近焉耆,就被陸遠親自帶著兩千人,全殲在了大漠之中。
第二次來了兩千人,下場基本一樣。
這兩千人被陸遠帶人追殺足足三天,等他們跑回西州城的時候,僅僅隻剩下一百多人了。
兩場試探之後,吐蕃就放棄了對龜茲這邊的襲擾,傷不起,那是真傷不起。
騎兵,對任何一個古代帝國來說,都是很寶貴的,這一下就損失了近三千騎兵,他們不敢跳了。
十年來,陸遠也依靠著尋礦的天賦,在龜茲,焉耆兩地瘋狂的開爐鑄造錢幣。
然後用這私鑄的錢幣給將士們發餉,與西域諸國的商賈互通有無,主要是購買糧草,馬匹等。
另外,陸遠對西域各國的君主也加強了控製,以龜茲,焉耆,於闐,疏勒四鎮為點,將絲綢南北兩路上的大部分國家都控製在手上。
將這些國家的稅收,官員任免,甚至是這些小國的君主任免權,都抓在了手上。
同時,陸遠又用收上來的糧草和錢幣,讓李元忠與沙陀,回紇兩國來往,構建了外交關係。
算是拉著這兩個國家做了靠山,達成了對吐蕃的攻守同盟,並在這兩地購買馬匹,補充軍馬。
十年下來。
陸遠除了沒登基稱帝之外,他乾的那些活,和皇帝行使的權力,沒有太大區彆了。
這事情若是在其他時期,李元忠的奏書,隻怕早就被送到了大唐朝野上去了。
一套下來,高低得是個謀反的罪名。
可問題是,到現在為止,陸遠他們依舊沒有和大唐取得任何聯係,所以,陸遠的這般行事,不但沒有被人說謀反,反而是受到了全軍上下一種好評。
這期間,陸遠和李元忠也派出了幾次人馬回去。
但不知道是人根本就沒回去,還是在過來的路上受阻了。
反正十年來,都沒有收到回信。
“將軍,我們都準備好了。”
這天,魯陽帶著一隊人馬出現在陸遠麵前,向陸遠彙報道。
“魯陽,這次回朝,路上的風險你也清楚,本來這次我想親自回去一趟。
但我是實在走不脫,你路上要多加小心,若是阻力太大,你便先行回來,你也不要有什麼負擔。
我們這裡沒多少人,能多一個人防守,就能多一分堅守下去的希望,所以,不要去白白送死,知道嗎?”
看著眼前的副將,陸遠拍了拍他身上的甲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