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曆,貞元十八年。
安西曆,建中二十三年。
也就是公元803年。
這年,大唐沒有太多動蕩,但是,吐蕃再次出兵了。
此次出兵,吐蕃直指北庭。
回紇作為遊牧民族,守城的經驗很是有限。
陸遠麾下,此時隻剩下了一千五百,平均年齡在六十五往上的老兵了。
想要前去援助,即便陸遠可以,這些老兵也沒有再次橫跨天山,救援北庭的能力了。
半月不到,北庭淪陷。
安西與回紇的聯係,再次斷開,不過這個不重要了。
吐蕃在攻下北庭之後,很快,又劍指龜茲。
此時,安西四鎮,除了龜茲之外,其他四地已經被陸遠放棄了。
.........
建中二十三年,六月中旬。
龜茲城外,吐蕃的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三萬吐蕃大軍,兵圍龜茲。
安西老卒,手握弓箭,陌刀在側,一個個嚴陣以待,此時的他們,絲毫不似老者,亦如昔年初來時。
“郭老郡王可在?”
吐蕃兵圍龜茲之後,沒有第一時間發起攻城。
而是吐蕃主帥,親自來到城下,對著城頭高喊道。
“老夫在此,汝尋老夫何事?莫非是想與老夫鬥將不成?”
陸遠聽到吐蕃主帥的叫喚後,也走到城頭對著下方的吐蕃主帥回複道。
“老郡王,我乃吐蕃王室出身,自幼時,便聽聞了老郡王的故事。
如今,老郡王在這大唐萬裡之遙,為大唐守土四十餘年,安西將士,儘皆白發,小王佩服之至,我吐蕃國民,也佩服之至。
小王今日不想與老郡王再動刀兵。
但是,龜茲城,小王是誌在必得。
小王今日也不會折辱老郡王,我知老郡王重節,斷不可辱。
故而今日,小王願退軍三十裡,另為老郡王備有良馬千匹,輜重百車。
隻要老郡王撤出龜茲城,這些物資,小王拱手相送。
百車物資,足以讓老郡王率軍回到長安了。
小王保證,沿途之上,絕無一人阻攔郡王與眾將士。”
吐蕃主帥對陸遠行了一個大唐禮儀,而後高聲開口道。
“哈哈哈,小家夥,今日郭某不殺你,回去,準備兩軍對壘吧,郭某在此守土近四十年,弟兄們在此守土近五十年。
這龜茲城,老夫又豈能拱手相讓?
況且我這些弟兄們,年歲也大了,這大漠風沙太大,我們也走不回去了,與其背上棄土之名,不如死戰到底,以全我等守土之心。。”
陸遠對吐蕃主帥擺了擺手道。
“哼,好大的口氣,我家大帥給你一條生路,你卻這般不識相,老頭,真以為我吐蕃大軍,殺不了你們這群老骨頭?”
吐蕃主帥還沒說話,他身邊一個副將便開口道。
“嗖......”
一聲箭矢撕裂空氣的聲音響起。
隨後,就見那開口的副將,直挺挺的從馬背上摔了下去。
“吾雖老矣,尚有萬軍之中取主帥首級之能,回去吧。”
陸遠將手中弓箭放下,再次對那講禮貌的吐蕃主帥擺了擺手。
吐蕃主帥咽了咽口水,快速在手下人的掩護下,回到了中軍之中。
隨後,吐蕃大軍開始對龜茲城發動了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