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接下來就是這三省六部,以及三司分權。
這個也有必要實行,當然,此事暫時不定,朕沒那麼多人,待科舉之後,再行商議。
還有監督朝臣之事,當下而言也是一個急需的位置。
但還是老問題,大秦目下人手不夠,科舉之後,再行商議。
最後就是軍功了。
軍功製,自商君變法以來,便是我大秦國策。
也是我大秦之根基。
昔年大秦尚未東出之際,這軍功製度,確實合理。
但六國平定之後,這軍功獎勵,就顯得有些許虛高了,以至於昔年平定六國的將士,至今都未能領全獎勵。
若說要改,那確實可以改,但是,朕以為軍功,乃是將士在沙場之上,用命,用血搏殺出來的功績。
若是降低了軍功獎勵,且不說大秦軍心是否動蕩,即便是朕,也會覺得虧欠將士。
所以,軍功,絕對不能降低,誰要是眼紅大秦將士們的軍功獎勵,絕對這個獎勵太多。
朕為你做主,朕準你去軍中,但有戰事,朕準你為先鋒。
你若是能搏殺出一個軍功,你的獎賞,朕定會分文不差的賞與你。”
在前麵一堆鋪墊之後,陸遠把軍功製拋了出來。
在百官緊張的目光中,陸遠直接否定了李斯對這一條的提議。
“陛下聖明!”
在陸遠駁回李斯要改軍功的提議之後。
朝堂上,那些老秦人出身的官員,紛紛對陸遠行禮道。
不過,他們看向李斯的目光,那是絲毫沒有改變。
對於老秦人來說,這次是虧慘了的。
軍功雖然沒變,但是其他的變了,科舉製度的出現,這就是在壓榨老秦人世家的權力。
先前大秦選官,雖然也會用其他國家的人。
甚至可以說,從商君開始,大秦最頂層的官員,大部分時間都被他國人員占據。
可那也僅僅隻是一個或幾個頂層官員的位置而已。
其他上中下層次的官員,基本上就是在老秦人的那些大家族中挑選。
或者是在大秦宗室中挑選。
現在好了,李斯這變法一出,這種壟斷直接就被打破了。
還有那三省六部製度,更是限製官員的權力,也算是進一步的縮減了這些老秦人世家的權力。
好在陛下聖明,沒把軍功製也變了,若是連軍功製也變的話,那老秦人可就更慘了。
軍功製看著雖然很公平,但一個製度隻要用久了,就定然有漏洞。
大秦的這些老世家,能夠世世代代的把人放在大秦軍隊的中上層,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隻要軍功製不變,那軍隊中,他們的權力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除非出一些狠人,不然是很難打破他們這種掌握的。
看著一眾官員的態度,陸遠很是滿意。
他自己的需求,基本都提出來了,軍功製度,陸遠壓根就沒想過要變。
那就是一個轉移仇恨的引子罷了。
若是最後沒提及軍功製度,那麼這百官會把他陸遠和李斯一同記恨上。
但陸遠提了這麼一嘴之後。
那這些人就隻會記恨李斯了。
雖然這些在官場上摸爬滾打的人,不可能一直猜不到陸遠和李斯之間事情。
他們也知道,這些政令下達後,對大秦來說肯定是更好。
可這絲毫不影響他們記恨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