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二年九月。
陸遠頒發征軍令,大秦要征新軍十萬。
而且這十萬人是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各郡各縣。
為期兩月。
這些名額沒有最低要求,隻是最高要求。
比如一個縣一百人的名額,你能招到一百人,那就招一百人,招不到也沒關係,有多少是多少。
但如果這個縣報名參軍的人超過一百人,那就擇優選取,不能多餘一百人。
因為先前有項羽和英布兩人封侯的事情,剛剛傳遍大秦。
這緊接著征軍令就來了。
一時間,大秦各地報名參軍者絡繹不絕。
項羽帶著五百秦軍就能去草原上殺一個異族王回來,還能有兩個侯位。
由此可見,這草原的異族也不咋地。
機緣就在眼前,誰還不想拚一下呢?
結果就是一個月的時間不到,大秦各郡縣,基本上都完成了招兵指標。
六國故地的百姓,對於參加秦軍基本上沒有太多的心理抵觸。
隻有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幾個剛平定不久的百越地方,指標沒達成。
嗯,這些地方打下來還沒幾年,人也多是山民,消息不是很發達。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叫侯,什麼叫異族。
沒能達標也算正常。
隻是這次招兵,讓不少關中老秦人很是不爽。
大秦當下的軍隊本就不少,對付匈奴根本就用不著再次征兵。
先前科舉的時候,陸遠的做法還僅僅隻是動了老秦人貴族的蛋糕。
可這次征兵就相當於是動了所有老秦人的蛋糕。
雖不至於讓老秦人因此起義之類的。
但這段時間中,鬨事的可不少,陸遠的名聲在老秦人中,也漸漸差了起來。
“步子終究還是邁的太大了些。”
對於老秦人的變化,陸遠也是看在眼中的。
可他也沒辦法。
大秦的統一來的太快了。
除了之前說過的那些事情,什麼官員不足,掌控力弱之類的外。
還有一個就是,內部的百姓,分了好多派係。
即便是歸總起來,也可以分成老秦人一派,和六國一派。
老秦人一派認為,大秦的一統,是他們打出來的。
他們就應該有一些優待,他們就應該比其他六國的民眾高一等。
即便是不高人一等,那當下自己享受的福利,也不應該拿出來分給其他六國人啊!
不然的話,這就相當於讓老秦人流血流汗又流淚了。
這玩意,於情於理來說,沒毛病,誰也挑不出理來。
而六國一派則認為,現在大秦都一統了,六國國民那也是秦人了,既然你大秦律法治國,那大家是不是應該公平點?
嗯,這個好像也沒毛病。
若是統一的慢一點,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
因為現在的老秦人,之前很多那也不是老秦人,有的曾經是魏國人,有的韓國人,有個是趙國人,有的是楚國人。
都是在大秦攻下他們之前的土地後,通過十年二十年,或者一兩代人之後,他們才一點點變成老秦人的。
若是大秦統一的慢一點,打下一個地方就先同化一段時間,也就沒這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