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後。
陸遠隨李白回到了家中。
李父對陸遠的到來,那是十分歡迎的。
聽聞陸遠是隱居峨眉的道士,還教了李白劍術之後,更是親自設宴款待。
身為商人的李客,對於有本事的隱士,道士顯得格外尊敬。
這也正常,因為在大唐,道士這個身份,加上有真本事,那往往代表著手上有資源。
在李府停留了幾日之後,陸遠和李白再次上路。
臨走之際,李客直接就送了陸遠一包金葉,讓陸遠在路上對李白多照顧一二。
不得不說,李家是真有錢,難怪李白一輩子不拿錢當錢的。
辭彆李客之後,陸遠和李白再次出發。
又過了數日。
陸遠和李白來到了戴天山。
在李白的引路上,兩人很快就來到了戴天山一處山穀之中。
這處山穀藏於大山之間。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複前行,欲窮其林。
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太白,你這是引我入了桃花源不成?”
入到山穀之中,遠處隱隱有犬吠之聲,身旁是淙淙的流水,溪流一側,還有一片桃林。
當真是有一番桃花源之景了。
“昔日初來之際,我也有此同感。”
李白感慨了一句,而後帶著陸遠朝遠處村落而去。
不多時,兩人穿過一片竹林,來到了一處瀑布前,在瀑布下方不遠處,有著一處道觀。
隻是道觀之外略顯冷清,甚至有些許雜草叢生。
一看就知道有些時日沒人打理了。
“當真是好一個隱居處,隻是我們來的似乎不是時候。”
看著此番情景,陸遠對李白道。
“看來趙師是雲遊去了。”
李白點了點頭,隨後輕車熟路的從一個石縫中摸出了一個鑰匙。
打開道觀大門後,從道觀中取出鋤頭開始修整道觀內外的雜草。
陸遠也找了一柄鋤頭跟著修整了起來。
忙碌了一個時辰後,道觀內外的雜草都被鏟除。
李白將門再次鎖上。
“差點忘了正事。”
門剛鎖上,李白便又再次將門打開,而後帶著鋤頭直奔道觀後院而去。
沒一會,他就抱著兩個酒壇子走了出來。
而後他又不知從哪翻出來兩個大葫蘆。
“丹丘生,見者有份。”
將酒壇中酒倒入葫蘆中後,李白掂了掂兩個葫蘆,而後將那個稍小一點遞給了陸遠道。
“我說嘛,你今天怎麼跟轉了性一樣,原來是惦記上這個了。
嗯,不錯,是好酒,但比你在我那喝的猴兒釀還是差了點。”
陸遠接過酒壺,淺嘗了一口後點頭道。
“你還好意思提猴兒釀,酒是你偷的,猴子追的是我。”
李白沒好氣的瞥了陸遠一眼。
“那不是為了給你練步法嘛,你看,我步法好,那猴子就追不到我,你步法不行,這不就挨揍了嘛。”
陸遠忍不住笑道。
先前在峨眉山的時候,在一次采藥的過程中。
李白這酒鬼,在荒山野嶺的突然就說聞到了酒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