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雲天提起拳頭,將五根手指捏的霹靂吧啦爆響,電一般目光掃過人群,縱聲道:“在下大魏國楊太師麾下畢雲天。
畢某有言在先,誰再敢對秋三娘和司徒大將軍出手,那就是與太師府為敵,請你們想想後果,切勿輕舉妄動。”
他原以為搬出楊太師就能將這些來曆不明的江湖人嚇退,不想一名身穿錦服的蒼髯老者緩緩越眾而出,悲憤抱拳道:“畢大統領,在下乃房州玄玉山莊東方石,也是魏人。
這可惡的秋三娘子當年害死我兩個兒子,與我東方家有著血海深仇,你說這仇我們該不該報?
你是堂堂太師府玄絛衛隊副統領,應該知道太師素以中興魏國、造福魏人為己任,莫非你要罔顧國法道義,庇護這個殺人如麻的女魔頭嗎?”
畢雲天武功蓋世,口才卻是平平,被東方石一句話問的啞口無言。
東方石若是楚國人或者秦國人,他完全可以視若無睹,可對方偏偏是魏國人,囁囁嚅嚅道:“這個...這個...有仇自然要報...不過...”支支吾吾半天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扶著秋孽緣慢慢走到人群中央的楊謙,趕緊幫詞窮的畢雲天解圍:“東方先生是吧?
你剛才的話很有道理,秋三娘子害死你兒子,你要找她報仇也是天經地義,太師府的人當然不會阻止你報仇雪恨。
不過閣下既然是名門正派,報仇就該恪守江湖規矩,堂堂正正找秋三娘子算賬,絕不可背後暗箭傷人,更不可借著報仇名義偷襲我們鎮南關大將軍。
大將軍可是於國有功的大功臣,偷襲他輕則算以民犯官,重則算私通敵國、謀反作亂,東方先生,你需知曉。”
剛才還理直氣壯逼問畢雲天的東方石被楊謙一句話恐嚇的氣焰全無。
今日神女峰的人魚龍混雜,吳楚秦魏蜀的黑白兩道都有,有人旨在報仇,有人旨在搶奪武功秘籍和金銀珠寶。
他與剛才那個發毒針偷襲司徒錯的家夥並非一路,但楊謙一句話就將他與那人打成同夥。
東方石是魏人,深知司徒錯乃鎮守大魏鎮南關防線的主將,偷襲他的確是叛國重罪,勢必要滿門抄斬,趕緊跟那人劃清界限:“老夫又沒有偷襲大將軍,老夫和那奸賊並非一夥,你不要血口噴人。”
楊謙繼續窮追猛打:“誰知道你們是不是同夥?
我相信咱們魏人當然不會蓄意傷害大將軍,怎奈此時神女峰上聚集兩三百號人,大將軍不管被誰傷害,罪名勢必要扣在你們所有人頭上,事後太師府追查起來,你們一個也彆想跑掉。
人家秦國楚國吳國巴蜀的江湖人不怕太師府,但咱們魏人就沒必要蹚這渾水吧?
你們要找秋三娘子報仇,沒關係,我支持你們,但你們不能跟敵國江湖人混在一起,國仇家恨,國仇在前,家恨在後,請各位三思而後行。
為了不使你們被敵國賊子裹挾鑄成大錯,我提議咱們魏國的江湖朋友先站到這邊來,大家一起保護大將軍,彆讓敵國賊子亂中取利。”
他這話似是而非,故意混淆概念,本來毫無道理的話聽著又好像難以辯駁,江湖人的文化水平原就不高,粗魯武夫哪有什麼思辨能力?
籍屬魏國的江湖人猶豫片刻,紛紛從人群中分離出來,在楊謙麵前站成一排排,竟有七八十人,既有名門正派的弟子,也有黑道中人。
對他們而言,武功秘籍金銀珠寶固然誘人,報仇雪恨也是人生大事,但再大的事情都比不上卷入謀害鎮南關大將軍這個滔天罪名呀。
秦人楚人吳人蜀人可以莽撞,魏人縱然心有不甘,卻不敢再亂來。
此時陣營涇渭分明,剩餘的江湖人看出形勢不妙,一個個驚疑不定,緩步後退,圈子進一步膨脹,有些人已經在左顧右盼,隨時準備拔腿就跑。
喜歡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請大家收藏:()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