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項櫻居中維係,他實在不想和曹子昂等人牽扯太深,同時害怕諸葛盺突然派兵來襲,自己稀裡糊塗為他們殉葬,不值得。
接下來幾天,楊謙沒能逃得掉,曹子昂等人輪流陪著他,表麵是說請他指點一條生路,其實就是防止他偷偷溜走。
這事已有前車之鑒,曹子昂不得不防。
對曹子昂等人而言,既然無法護送楊謙穿過層層封鎖線去魚躍城見到皇帝項櫻,那就必須把楊謙這個護身符留在身邊。
說不定這個消息會傳到皇帝陛下耳中,到時候隻要皇帝派人送來一道詔令,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護送楊謙去魚躍城見駕。
時間,他們有的是;糧草,他們也有很多,足可支撐大半年。
那日楊謙帶人去洪家莊搶來的糧草和金銀珠寶,曹子昂等人耍了個心眼,偷偷藏了起來。
項櫻移駕魚躍城的時候,十八朝臣和嫖姚將軍房遺恨看不起他們這夥出身寒微的邊關將士,一封詔令將他們發配清源城,壓根就沒想過霸占他們的糧草和金銀珠寶。
有這批糧草和金銀珠寶作為依靠,一年之內他們沒有斷糧之憂。
這對楊謙倒是一樁好事,每天在牛蹄穀勤練武功,一大早起來先練一萬次直刺豎劈橫砍,下午再找曹子昂等人比武過招,請他們改正不足之處。
最初曹子昂等人見楊謙出刀姿勢還是那麼醜陋,心存輕視,以為隨隨便便幾招就可以擊敗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交上手,猛然發現今日的楊謙早已不是吳下阿蒙,出刀又快又狠,在雄渾內功加持下,竟與杜康打的不相上下,便是對上武功最強的曹子昂也可支撐二十餘刀。
眾人對他刮目相看,又佩服又羨慕又忌憚。
佩服的是他練武的天賦毅力,沒有任何名師傳授,獨自按照曹子昂的點撥勤修苦練,短短二十多天就練到這等水準。
羨慕的是他那身匪夷所思的內功,他以內功為依托,竟能使最為簡單的沙場三刀爆發出如此恐怖的戰力。
忌憚的是他進步速度實在太快,如此下去,怕是用不了半年就足以跟曹子昂不分上下。
他們和楊謙是敵是友其實並不明朗,楊謙很難對他們肝膽相照,他們對楊謙亦有所保留。
楊謙請他們多多指點,並非客套,而是發自肺腑。
他們顧左右而言他,專挑楊謙的長處大肆吹捧。
不是稱讚楊謙內功渾厚,世所罕見,就是誇獎楊謙刀法快如飄風猛如餓虎,足可馳騁沙場,對諸多破綻故意避而不談。
這一點楊謙心中雪亮。
他練刀以來,在沙場三刀上下了很大一番功夫,不可謂不刻苦。
但沒有名師指導,也沒有上乘刀譜輔助練習,來來回回隻有三招。
殺武功平庸的普通人自然夠用,遇上武功高強的人總有力不從心的疲軟感。
就像前天晚上,連續幾場大戰,他前前後後殺了六十多個武功平庸之輩,卻和紅袍鬼王的四個飛環鬥的難解難分。
按理來說他的內功強過紅袍鬼王,出刀速度也不比紅袍鬼王慢,雙方鬥了幾百招,一直破不了紅袍鬼王的飛環,不知挨了多少次攻擊。
好在他有神奇內功護體,紅袍鬼王的飛環又是鈍器,但凡紅袍鬼王使的是飛刀飛針一類的銳器,他都難逃射成馬蜂窩的下場。
究其原因還不是因為他的武功招式不夠豐富細膩,刀法之間的運轉變化不夠圓融嫻熟,做不到一氣嗬成,兩刀之間存在太多破綻。
這些破綻普通人看不到,即使看的到也躲不開,但高手既能看的到也能躲得開。
楊謙原以為他們多半願意出言指點,孰料他們打了幾個哈哈,敷衍過去。
求人不如求己,楊謙隻能自己琢磨,私下鑽研。
喜歡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請大家收藏:()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