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僚,在進行下一項議程之前,請允許我先行頒發一項特殊的勳章。
她是大明宮防禦力量的中流砥柱,她挫敗了數百次大大小小的陰謀詭計!
她的一生都在戰鬥,她擁有不屈的靈魂和意誌,她功勳卓著!
她是相國的摯友,她也是大明軍隊的總教官,她是大明百姓的守護神!
她是大明曆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也是大明的殉道者,她是大明的忠誠衛士,她是王太歲,大明甲級異人!
在長安危機之夜,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她用生命換來了孛蛇的終結!
在此,向王太歲頒發日月星三辰旗勳章,授予其一等勳爵爵位,與國同休!”
金生水注意到,當官統說出“與國同休”四個字的時候,坐在身側的方績恪忽然呼吸加重起來。
金生水由此得以一窺方績恪的追求!
大明是廢除爵位製度的,隻保留了榮譽性的勳爵製度,用於表彰為大明做出重大貢獻的明人。
勳爵分為三等,其中三等勳爵是占比最大的,二等勳爵少之又少,一等尊爵鳳毛麟角。
也因此,人們在稱呼三等勳爵時,會省略掉“三等”二字,統一用勳爵稱呼,就是因為二等勳爵和一等勳爵幾乎沒有。
朝廷西遷之後,史冊記載的勳爵總數不過三百餘人,其中二等勳爵和一等勳爵加起來不超過十人。
到了今日,還健在的勳爵共計不超過十人,二等和一等勳爵更是隻有零人。
勳爵不可世襲,人死後,自動消失。隻有後綴“與國同休”這四個字時,才能世襲罔替。
所以可見這份殊榮的重量。
但是,王太歲孤身一輩子,沒有子嗣,親人儘都離世,至於旁係的親屬更是早已經出了五服。
金生水在王太歲戰死之後,詳細了解過這位甲級異人的過往。
他猜測,這也是相國賀懷洲和政事堂敢於向王太歲授予這份殊榮的原因。
這是讓大明朝廷的繼任者們能夠記住王太歲、能夠讓王太歲一直接受大明祭祀的唯一方式。
用心良苦了!
金生水向相國賀懷洲投去了佩服的目光。
再者,日月星三辰旗是大明國旗,而日月星三辰旗勳章是當之無愧、無可爭議的最高榮譽,位格比日月同輝勳章還要高出一頭。
台下的騷動忽然加大,金生水注意到賀懷洲忽然起身,向舞台邊緣快步走了幾步,於此同時,其他幾位相公也站起身來。
金生水扭頭看向騷動的源頭,隻見一位白發蒼蒼、瘦骨嶙峋的老嫗正一位看起來隻有五六歲小女孩的攙扶下,緩步走向舞台。
老嫗身著陸軍軍服,胸前掛滿了軍功章。
“請一等勳爵王都督的開門弟子顧瀾滄、關門弟子聞文代為授勳!”
官統切合時宜地進行對這一老一少進行身份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