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役將作為我們與‘神墟’的終結之戰,勝敗在此一舉,請諸君務必全力以赴!斬敵酋於陣前!”
下麵的表態自然是鏗鏘的,項驁坐在那裡仔細觀察了一下這些人,發現表情上多有怒色,想來在兩者長期化的惡鬥中必然有不少戰友袍澤死在了對麵手中,現在有了能手刃“母宗”的機會,無不摩拳擦掌,因此從戰鬥意誌和士氣這個角度,他得出了一個非常正麵的答案,心裡也為馬上就要開始的這場大戰有了比較樂觀的預計。
接下來是製定具體的戰鬥任務,比較有意思的是這裡使用了非常類似古代兵陣的模式,即分為“前軍”、“中軍”、“後軍”。
不過與古時的任務分配有所區彆,如冷兵器時代的“前軍”主要由斥候和小股精銳組成,主要負責火力偵察、情報搜集、小規模戰鬥、快速反應等等。
“中軍”是主帥所在的大帳,以及步兵、騎兵主力集結的位置,也是整支軍團中的核心戰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後軍”則是由輜重部隊、仆從軍、民夫組成的非戰鬥或非一線力量,主要維持後勤與保護運輸線安全。
有些時候還會加上負責左右兩翼安全的“左軍”和“右軍”,不過因為隻有特定地形才需要因此並不常見,
那再說眼前,tvcs的“前軍”不僅不是搞偵查這些小動作的,反而是乾強攻這種硬活兒的。
作為登陸後從“北哨兵”島進入的先鋒力量,就必須由戰鬥力最強的尖刀組成,任務職能非常類似為陸軍開辟登陸場的陸戰隊。
而從名單上看就知道是精兵強將雲集,項驁也被分到了其中,還有四眼仔、大師傅、神棍,以及一幫自己不認識,但估計都有兩把硬刷子的狠角色。
由這個團隊率領的作戰人員將在2500人左右。
“中軍”的人數則與前者相當,不過骨乾團隊要弱一些,“夜巡人”位主負責人;任務是集中了主要的技術保障力量,負責及時為“前軍”提供所需的各種感知、情報分析等方麵支持。
“後軍”由“隱龍將軍”親自坐鎮,位於在這裡的主要是戰鬥力略遜於“前軍”但規模最大的人馬,負責一線戰事不利時迅速分派兵力前去馳援,擔負的是“戰略預備隊”和“救火隊長”的職責,任務之重大不亞於衝在最前麵的開路先鋒。
在選擇裝備時因為考慮到了要打一場洞穴攻堅戰,因此專門適應此類情況的武器就被塞滿了,比如項驁曾經使用過的100毫米火箭筒,配發密度達到了每45人就有一具的程度,這按照外麵主流的機械化步兵班編製來算,已經是每組都有的程度了,而兩個作戰組組成一個班,這意味著每個班擁有兩具。
但這還不算完,又出現了一種新家夥,也是火箭筒但口徑小得多,隻有80毫米,重量、射程、使用破甲彈時的破甲深度、使用殺傷彈時的致死半徑等關鍵數據更是不及前者的一半,卻因為輕便小巧,做到了人手一支,小分隊的火力密度也因此得到了空前加強。
然後這些大小筒子們,所配備的彈藥中溫壓彈占比極高,超過80,做好的打算就是隻要在步兵攻堅時發現有洞窟攔路,都先用溫壓彈開路,不管誰在裡麵,都給炸翻了再說。
除了這些,包括投擲類爆炸物和槍掛榴彈發射器,也是以溫壓彈作為絕對主力。
而燃燒類武器的配備數量則位於第二,火焰噴射器、鋁熱劑手榴彈、白磷手榴彈也是無限量供應,項驁甚至還看到了成箱印有骷髏頭和兩根骨頭在下麵交叉標誌的大型密封箱,便問盧珊珊道:
“這是連化武都帶上了?”
“嗯,有了你上次使用vx2毒氣手榴彈成功的戰例,這次決定大規模推廣這種戰術,而這份報告也是我送上去的。”
“那裡麵裝的都是vx2嗎?”
“不,更先進,是在vx2的基礎上改進出來專門針對‘維爾坎’的型號,不僅有高濃度的神經毒素,還混合了誘變劑,以前誘變劑必須觸碰血液進入對方體內才能發揮作用,但和vx2結合後,便能夠利用後者滲透皮膚黏膜的特點,所以這次不需要再破皮了,隻要一點點沾在體表,秒秒鐘就能把它們藥個人仰馬翻。”
項驁聽著她的講解,笑道:
“這次不說我不人道了?”
“和關於‘哨兵島’的爭論一樣,我總會在事後不自覺的認同你的觀點,所以現在我支持這麼做。”
“小姑娘進步挺快的嘛。不過這些箱子這麼大,看來不是給火箭筒用的,這是還攜帶了某種可以伴隨班組作戰的重火力?”
“對的,你看那裡。”
項驁順著手指方向一看,便看到了早前見過的“粗鋸齒”高速履帶車,隻不過為了適應地下可能凹凸不平的地形,將在地表使用的整體履帶換成了前後分開的分體式履帶,每一組都有獨立的液力懸掛,克服障礙物的能力堪稱極強。
不過重點是在上麵扛著的兩組發射巢,每一組各有4根管呈“田”字形排列,看口徑相當大,起碼比重型火箭筒要大。
“有些像反坦克導彈,但肯定不是,一會兒去了近戰為主,用不著製導武器,那就也是火箭彈了。
喜歡濤起微瀾請大家收藏:()濤起微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