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斯扶起眼鏡,猶豫片刻,想了想解釋道:“......果然如此,他應該是屬於那種......”
女助手皺眉,“您是說?”
斯塔斯深吸一口氣,道:“純粹的技術類天才......而且,是怪物級的天才。”
男、女助手都沉默了,身為“技術領域”的工作者,他們當然知道斯塔斯教授的意思。
對新世界的武者來說,天賦,是有很多種的。
但總體來說,一共分為兩個大類。
一是身體天賦。
顧名思義,速度、力量、能量值、特殊能力,身體強度等等,所有和數值有關的,“看得見”的,最直觀的天賦。
也即是尋常意義上的天賦。
而另一類,則是技術類。
包括運動神經、戰鬥智商、能量操控習慣等等......一切“看不見”的天賦,都被統稱為“技術類天賦”。
雖然並不像身體類那樣直觀,但也是武者們能明顯感受到,對實力同樣很重要、天生的一些能力。
明明大家都沒練過,身體條件也一樣,但有些人就是比其他人要厲害!
出手更準,能量操控更精確,學得也更快......
就比如說艾略特,他在小時候也會有這種感受。
明明沒有練過,但就是比彆人強。
原因就在於此,他的戰鬥智商、能量操控方式,就是天生比彆人要優越很多,甚至很多非常有天賦的孩子,在訓練後都遠遠無法達到艾略特的“原始水平”。
就好比“莫紮特”遇到鋼琴、“高斯”接觸到數學......
當然,他的身體天賦也是“超級天才”水平,隻不過無法和他的“技術天賦”相比。
嚴格來講,他是屬於二者合一的集大成者。
在精神突破後更是如此,若是沒有遇到張由,這個時代應該會是他的時代。
很多武者在戰鬥時都會有這種感受,這就是技術天賦上的差距所造成的結果。
而他們的特點也很明顯,身體類天賦者,一般來說性格比較狂妄。
而技術類則恰恰相反,會顯得比較沉穩。
雖然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可以支撐這種說法,但從整體的數據上來說,確實呈現這種趨勢。
因此,斯塔斯教授在看到張由的那一刻,就有這種預感了。
在實際戰鬥過後,更是確信,張由就是一個絕對意義上的“技術天才”。
而且是非常極端的那種。
無論是那股平靜到讓人無法理解的氣質,還是實戰中堪稱逆天的各種操作,都讓斯塔斯教授歎為觀止,也更加確信。
沒辦法學,沒辦法解釋,也沒辦法理解,純粹的天賦。
這些技術天才都有這些特點。
他們的技術非常強,但是講不清楚,甚至自己都無法理解其原理。
他們就是覺得,“應該這麼做吧”,於是就這麼做了,而且從結果上來看,是對的。
因此,在“技術領域”,對“技術類天才”態度也比較反直覺。
他們把技術類天才,和身體類天才歸為了一類。
因為對技術研究領域來說,確實如此。
技術類天才不一定對“技術研究”領域能有多大貢獻,這個相關性並不大,甚至有些拖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