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台北故宮的殘卷_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7章 台北故宮的殘卷(1 / 1)

一、殘卷現世

石靜嫻提燈踏入泰安閣時,簷角銅鈴正被朔風吹得錚錚作響。此處原是前明萬曆年間藏匿《永樂大典》副本之所,康熙初年封存,蛛網早已覆滿鎏金匾額上的"文淵"二字。她指尖撫過積灰的紫檀木架,忽覺袖中翡翠壓襟微微發燙——這是靈魂互換後從未有過的異象。

"娘娘萬安。"身後傳來典籍官沙啞的嗓音,"康熙二十八年地震後,此處便隻存些斷簡殘編了。"

殘陽從雕花檻窗斜射而入,照亮她手中一卷裱糊拙劣的《淮揚治水疏》。翻開內頁,奏折間竟夾著一幅泛黃的《黃河改道堪輿圖》,筆觸淩厲如刀斧,朱砂批注"此計若成,可保三百年安瀾",落款赫然是前明工部尚書潘季馴。

"潘公逝於萬曆二十三年,此圖卻是天啟年間的紙張。"她摩挲著紙緣暗紋,忽覺喉頭發緊——那紋路與她前世解剖的女屍懷中密信,竟是一模一樣的雙鯉銜蓮!

二、夜宴殺機

乾清宮夜宴正酣,胤礽頂著太子妃的皮囊跪坐席末。他望著禦座上侃侃而談的"自己",那人正引用潘季馴舊策應對河督張鵬翮的質詢,指尖無意識地在袖中勾畫雙鯉紋——這是他們約定的緊急暗號。

"二哥近來勤政,連前朝故紙堆都翻遍了。"八阿哥胤禩笑著敬酒,眼角卻瞥向泰安閣方向。

胤礽捏緊銀箸,想起三日前惠妃宮中那場蹊蹺走水。當時救火的太監靴底沾著淮揚特產的赭色黏土,而張鵬翮上月剛奏報過黃河清淤......

"妾身不勝酒力。"他假作踉蹌起身,廣袖拂落一碟茯苓糕。糕點碎屑中露出半截朱砂密信,那是石靜嫻用解剖刀鐫刻的蠅頭小楷:"潘圖有詐,速查天啟四年工部檔。"

三、雙鯉謎局

子時的更鼓聲中,兩個靈魂在毓慶宮暗室重逢。石靜嫻將殘卷鋪展案頭,燭火映出圖上細微的墨色疊影:"潘季馴的治河方略被後人篡改過。"她以銀針挑開裱糊層,露出底層密密麻麻的滿文,"看這語法,像是太宗年間的手筆。"

胤礽凝視那些蝌蚪般的文字,忽然奪過燭台傾側——躍動的火光裡,滿文筆畫竟組成了八旗駐防圖!"這是皇瑪法努爾哈赤)籌劃入關時的密檔,怎會藏在明人治河圖裡?"

窗外傳來瓦片輕響,石靜嫻閃電般將殘卷浸入銅盆。墨跡遇水暈染的刹那,翡翠壓襟驟然迸發幽光,盆中浮現出努爾哈赤禦駕親征的幻影:薩爾滸戰場上,一隊明軍趁夜將鐵匣埋入河堤......

"原來潘季馴的後人早與建州女真暗通款曲。"她冷笑,"張鵬翮這次請奏的束水攻沙法,怕是要重演天啟年的潰堤慘案。"

四、棺中秘辛

五更時分,兩人潛入東郊荒塚。石靜嫻按《驗屍格目》記載撬開潘氏後人棺槨,腐屍口中含著的玉蟬已然碎裂,露出內藏的金箔密詔:"......借黃河改道淹沒豫魯,則闖賊可困矣......"

胤礽忽將火把湊近棺蓋內側:"這些爪痕!死者下葬時還有氣息!"

"難怪潘家後人突然暴斃。"石靜嫻用鹿皮手套撥開屍骸胸腔,"胸骨第三肋間有細如發絲的刺痕,凶器應是冰製的——張鵬翮祖籍鬆花江畔,最擅製冰器。"

破曉時分,一隊粘杆處侍衛包圍了墳塋。領頭太監捧出康熙手諭:"太子妃私盜官墓,即刻押送宗人府!"

石靜嫻突然扯下胤礽的翡翠壓襟擲向棺中,兩道靈魂在青光中瞬息互換。頂著太子皮囊的她昂首冷笑:"孤奉旨徹查河工貪腐,爾等是要抗旨?"

五、殘卷餘韻

三日後早朝,石靜嫻當庭呈上修複的《黃河改道堪輿圖》。康熙撫著底層滿文沉吟良久,最終將圖卷投入火盆:"前朝舊事,不必再提。"

退朝時,八阿哥攔住她低語:"二哥可知?泰安閣那場地震......是人禍。"他袖中滑落半枚雙鯉銜蓮玉墜,與潘氏棺中碎玉嚴絲合縫。

是夜,石靜嫻在泰安閣殘垣中發現半闕刻文:"洪武八年,劉伯溫埋骨於此。"她撫摸著青磚上凹陷的星象圖,終於讀懂翡翠壓襟的警示——這場橫跨三百年的治河迷局,不過是紫微鬥數中的一記劫煞。

喜歡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請大家收藏:()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淵魚 七零:嬌嬌靠紅包群帶飛全家 我心係蒼生,你卻說我是魔教 兩界:騎鯨少女的趕海日常 玄學小祖宗在戀綜不當對照組爆火 全民求生:我能讓物品升級 他被害入獄五年,卻成為軍神歸來 農女她官拜一品 鬥羅之獸靈行者 禦獸從契約一條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