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給我立正站好了!”
在正式傳授拳法之前,袁濤決定再好好磨礪一下這幾個小子。
他把三人帶到熾熱的陽光下,要求他們保持立正姿勢,不許有絲毫動彈。
哪怕影狼叼回了獵物,袁濤也準備好了早餐,可他依舊沒讓三人挪動半步。
就這樣,三個孩子在烈日下足足站了兩個時辰。
年紀最小的郭安已經有些體力不支,雙腿微微顫抖,身子也開始打擺子,但他緊咬著牙關,硬是一聲不吭地堅持著。
在這個世界,“法不輕傳”是根深蒂固的收徒理念。
孩子們從小就被家長如此教導,他們深知,一旦遇到能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就必須牢牢抓住。
畢竟對於普通百姓而言,生活實在太過艱辛,任何改變命運的契機都彌足珍貴。
袁濤還發現了一個頗為驚人的現象:像他們村堡裡的大姓家族,族中子弟基本上都識字。
雖說寫文章、寫狀子這類複雜的事情他們還做不了,但看懂告示牌之類的簡單文字完全不在話下。
而且,根據家族傳承時間的長短不同,識字的數量也存在差異。
有趣的是,這些孩子的啟蒙教育大多是由家中母親承擔的。
這般做法的意圖十分明確,家族長輩們殷切期望,若自家子弟在機緣巧合下於外界尋得武功秘籍,
不至於因目不識丁而與之失之交臂,眼睜睜看著改變命運的契機溜走。
袁家堡現今所采用的樁功,便是通過這樣代代相傳留存下來的。
實際上,族中還藏有一些普通的刀法與拳法傳承。
從名義上來說,所有袁氏族人都擁有學習的權利,然而,練武並非易事,它是一項對資源消耗極大的活動。
對於家底不夠厚實的普通小家庭而言,根本無力承擔練武所需的高昂成本,因此,他們根本不敢輕易涉足。
在袁家堡,唯有那些天賦異稟,或是有幸被已經入品的武者慧眼識中收為弟子,
再或是獲得全族共同資助的孩子,才有機會開啟他們的練武生涯。
但不得不說,這樣的幸運兒在族中畢竟隻是少數。
即便像袁家堡這般規模龐大的村堡,傾儘全族之力,也僅僅培養出了三位九品武者,以及十幾位尚未入品的武夫。
這幾位武者,再搭配上幾十名身強體壯的漢子,便共同組成了袁家堡至關重要的護衛隊與狩獵隊。
他們的主要職責是確保能夠獲取大量的肉食,以此來滿足族中武者高強度訓練的營養需求。
得益於他們的努力,普通家庭也能偶爾沾沾光,吃上些葷腥,改善一下平日裡清湯寡水的夥食。
然而,殘酷的現實是,狩獵所得的大部分優質資源,最終都會被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收走。
袁家堡辛苦勞作後,也隻能剩下些殘羹冷炙勉強維持生計。
但時過境遷,如今的情況對於袁濤而言,卻有著天壤之彆。
就拿眼前這片小山頭來說,袁濤已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霸主。
在這裡,所有的血食對於他而言,都如同囊中之物,他可以隨心所欲地獲取。
哪怕是山中那寥寥幾個修煉成小妖、實力達到八九品的小動物,
一旦被袁濤撞上,也隻有任人宰割的份兒,袁濤隻需考慮自己願不願意動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