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他敏銳地察覺到千崖寨裡出現了一些不良苗頭——官僚主義開始冒頭。
就如同悄然滋生的毒瘤,如果不及時遏製,必將對整個勢力的發展造成嚴重危害。
袁濤決心出手整治,他要再次將那些如同長歪的“小樹苗”修剪直溜。
畢竟,一切才剛剛起步,根基尚未穩固,就已經有人妄圖不勞而獲,想要摘桃子,這種風氣絕不能任其蔓延。
袁濤以鐵腕手段,對那些搞官僚主義的人進行了嚴肅處理,有的被降職,有的甚至直接被開除出千崖寨。
他向眾人明確傳達了一個信息:在這裡,隻有腳踏實地、為集體利益努力奮鬥的人,才有資格獲得回報。
處理完這些事務後,袁濤又將目光投向了人才培養與影響力的擴大。
他從眾多追隨者中精心挑選出一些已經入門的【儒生】。
這些【儒生】,雖尚未達到登堂入室的境界,但已掌握了袁濤所倡導的思想理念的基礎。
袁濤安排他們向著四周的聚集地出發,去傳播知識與理念,擴大屬於袁濤的影響力。
這一舉措,其實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
在這片曆經戰亂與災荒的土地上,許多人類聚居地都遭到了嚴重的摧毀,百姓流離失所,生活範圍急劇縮小。
袁濤希望通過【儒生】們的傳道授業,重新恢複那些被破壞的聚居地,
為百姓們帶去希望與力量,引導他們重建家園,逐步擴大人類的生活範圍。
在這個過程中,完善基礎的政府機關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袁濤深知,一個穩定有序的社會,離不開一套健全的管理體係。
然而,由於時間緊迫且事務繁雜,他也隻是對整體架構進行了一個大致的安排。
除了自己親自掌控的【三司】監察機關,確保權力的行使受到嚴格監督,其他的崗位基本上都安排了各個世家的庶出子弟。
這些庶出子弟,雖在家族中地位相對較低,但不乏有才華、渴望展現自己的人。
袁濤希望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能在這個舞台上發光發熱,同時也借助世家的底蘊,為千崖寨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這個高武世界中,袁濤秉持著獨特的治理理念。
他深知,出身與來曆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價值,關鍵在於是否認同他治理百姓的理念。
隻要能夠認可這一點,並且嚴格遵守他所製定的法律,無論來自何方,袁濤都敢大膽任用,給予其施展才華的機會。
然而,袁濤對於觸犯法律之人絕不姑息。
法律明確規定不可為的事情,就如同不可逾越的紅線,任何人都不能觸碰。
一旦有人膽敢違反,必將受到嚴厲的懲處。
但同時,在這個高武世界的現實背景下,完全的眾生平等理念難以徹底執行,特權階級的存在難以避免。
袁濤所能保證的,是為眾人開辟一條相對公平的晉升渠道,
讓每一個有能力、有誌向的人,都有機會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階層的跨越,獲取更高的地位與權力。
時光飛逝,三天的時間轉瞬即逝。
袁濤開始著手準備出征草原的事宜,此次他計劃帶領約四萬大軍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