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這一逆天的存在,袁濤根本無需在意所謂的資質優劣。
隻要是對他足夠忠心,且性格品性不錯的人,袁濤皆有辦法將其培養成才。
如今,袁濤手中掌控的普通人口數量,已然首次超過了百萬之眾。
憑借金手指的神奇功效,他一天便能強化出一位五品高手。
而這,還遠遠不是極限,一切才剛剛拉開序幕而已。
袁濤率領著眾人,就這樣在忽略王的部落裡足足停留了十天之久。
在這漫長的十天裡,整個部落仿佛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被攪得天翻地覆,往日的平靜與秩序蕩然無存。
首當其衝的便是部落的人口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袁濤的一係列舉措,直接使得部落人口銳減了大約一半。
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被削減的部分,大多是那些原本迫切希望投降的人。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部落中原來的既得利益群體,他們平日裡養尊處優,靠著壓迫底層百姓,過著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的生活。
即便麵臨投降的境地,他們也盤算著如何繼續維持這種剝削的局麵,妄圖在新的統治下依舊騎在百姓頭上。
但袁濤並未選擇那種簡單粗暴、隻求表麵征服的方法,而是毅然決然地挑選了最為艱難的一條道路——解放下層的農奴百姓。
這樣的決策,不僅意味著袁濤會失去大量擁有優秀資質的人口資源,
畢竟這些所謂的“上層”往往在血脈資質上有著一定的優勢,同時,還必將招致上層統治階級的全力抵抗。
因為袁濤的這一行為,徹底觸動了他們的利益根基,如同釜底抽薪,讓他們絕無可能再延續以往的特權生活。
然而,袁濤卻絲毫沒有退縮之意,他一臉淡然,輕描淡寫地說道:“抵抗就抵抗吧,反正也就是幾刀的事情。”
言語間,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霸氣與決然。
不僅如此,袁濤還對自己的軍事力量進行了一番精心的規劃與調整。
他規定,正統的軍事鷹旗軍團,人數上限設定為一百個牛錄,大約三萬人左右。
為了進一步擴充和完善軍事體係,他順勢開啟了第三和第四兩個軍團。
第三軍團的軍團天賦獨具特色,分彆是【強行軍】和【卸力抵抗】。
【強行軍】這一天賦,宛如賦予了整支軍團一雙飛速奔跑的翅膀,
在遠距離奔襲過程中,能夠極大程度地節約士兵們的體力,使他們在長途行軍後,依然能保持較為充沛的精力投入戰鬥。
而當部隊抵達目的地後,【卸力抵抗】這一天賦便如同堅不可摧的護盾,
憑借巧妙的卸力技巧,幫助部隊有效抵禦敵人的攻擊,大大增加了士兵們在戰場上的存活率,使其成為一支可靠的遠距離增援力量。
第四軍團則完全定位為弓騎兵軍團,其擁有的兩個天賦——【精準】和【螺旋攻擊】,皆是圍繞著增強弓箭攻擊力而設計。
【精準】天賦使得弓騎兵們能夠更加準確地命中目標,每一支射出的箭矢都仿佛長了眼睛一般,直逼敵人要害;
【螺旋攻擊】則讓箭矢在飛行過程中產生螺旋之力,大大增強了箭矢的穿透力和殺傷力。
在人員配置方麵,三萬人的軍團通常有著精妙的安排。
其中,大約有五分之一,也就是六千左右的士兵擁有雙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