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如此,袁濤得以安心閉關,絲毫不用擔心帝國的局勢。
而袁濤此次閉關想要修煉的法術,說來倒也頗為簡單,便是【斬三屍成聖法】。
對於這一高深的法術,袁濤有著自己獨特而深刻的理解。
在他看來,【斬三屍成聖法】並非簡單地斬斷善惡與本我,而是要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善惡觀念以及本我。
就善念而言,在袁濤眼中,能夠正確理解什麼是善,並非難事。
所謂善,便是要急他人之所急,當他人身處困境、迫切需要幫助之時,能夠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在袁濤的認知裡,能做到這一點,便足以稱之為大善之舉。
然而,事情往往具有兩麵性,袁濤深知“過分的正義即是邪惡”這一道理。
他覺得,切不可將自己的價值觀強行施加於他人頭上,就如同道家老子所倡導的無為之治。
真正的無為之治,並非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要敏銳地洞察他人的需求,並適時提供相應的幫助。
然而,要正確認識到“惡”,這可就頗具難度了。
袁濤需要為自己內心的“惡”尋找一個足以說服自己的正當理由。
相對而言,認識“本我”對袁濤來說倒不算是太過艱難的事情,畢竟他一直以來對自己都有著極為清晰且準確的認知。
當修煉達到這一階段後,修為對於袁濤而言,其意義已悄然發生了轉變。
憑借著“善”與“本我”這兩屍打下的堅實基礎,袁濤已然具備了祭煉屬於自己金身的能力。
沒錯,此刻的他,已然成功邁入半聖的境界。
接下來,隻需循序漸進地向金身體係中灌輸能量,便能逐步完善這一強大的金身。
袁濤經過深思熟慮,選擇了率先祭煉自己的造血乾細胞,以此作為完善金身的切入點。
這也就意味著,他的血液將最先得到優化。
這種情況在以往的修煉曆程中,可謂聞所未聞。
哪怕是那些專注於修煉血係能量的邪修們,在他們固有的認知框架裡,也從未考慮過這個獨特的選項。
因為在他們看來,金身的祭煉必定是從骨頭開始,甚至從內臟開始祭煉的都極為罕見,幾乎無人嘗試。
對於這樣約定俗成的觀念,從來沒有人產生過任何質疑。
但袁濤卻截然不同,他與這些本地土著相比,強就強在擁有一顆“自由”的心。
各種約定俗成的規矩,在他眼中,仿佛是束縛鳥兒飛翔的繩索,對他毫無束縛效果。
在袁濤的行事準則裡,隻要是他想做的事情,就必定能夠做成。
對於世間各種各樣的規矩,他內心沒有絲毫敬畏之情,隻遵循自己內心的聲音與判斷。
正是基於這樣獨特的認知,袁濤在修煉的道路上一路疾馳,很快便成功祭煉出了自己的第一滴金色血液。
由於袁濤個人修煉的特殊性,他所擁有的法相數量並非單一,而是複數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