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鎮是個農業大鎮,農業人口五萬人。
因為地處丘陵,農田灌溉用水,機耕路等基礎設施,需要進一步改善。
去年,張東來在三界的時候,批準了農業局農改工程,一直在陸續施工。
秦天賜讓侯明開著車,借此看看他的駕駛技術。
君山鎮離縣城接近四十公裡,兩人直接去了施工地點。
侯明和張東來一起到過現場,輕車熟路去了君山鎮樂民村施工點。
兩人下了車,沿著砌好的溝渠往前走,走到半路,工程戛然而止,沙石磚塊堆在那裡。
“怎麼回事,不是已經撥付了工程款嗎?”秦天賜心裡升起了疑雲。
田邊有幾個老農,正在地裡勞作,侯明前去打聽了一下。
“領導,接近一個月沒有動工了,聽說是老板沒拿到錢,停工了。”侯明彙報了聽來的消息。
“這方衛東怎麼回事?你知不知道方衛東的工作風格?”
“他是趙明興提拔的,在君山鎮他說了算,對下麵同誌,采取高壓,張書記以前批評過他。”
侯明的話語裡,方衛東身上,能夠看到趙明興的影子。
“走,我們先去鎮上隨便吃點,然後再去鎮政府。”臨近中午,秦天賜沒吃早飯,肚子有些餓了。
離君山鎮街道不遠,有一處農房改做的餐館,門前的花草樹木,修剪的很整齊,看著乾淨衛生。
這家生意不錯,剛到中午十二點,已經停了幾輛車在那裡。
餐館還有個後院,有幾個包間,院子裡還有幾張小條桌,用一米多的綠植隔了開,顯得很是優雅。
人不多,秦天賜和侯明去了一張條桌,在綠植下坐了下來,點了菜,喝起了茶。
突然,一個聲音傳來。
“方書記,裡麵請。”
秦天賜扭頭,從綠植間看了過去。
三個人走進了後院,一個人正在招呼方衛東,往包間裡走去。
秦天賜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後院裡沒有人,方衛東幾人也沒有關上窗戶,對話聲很清晰。
“方書記,工程款下來沒有啊,今年都又兩百萬工程量了,人工費材料費實在墊付不起了。”一個人問道。
“快了,你們動起來啊,這兩天還給我拖著,不然我也不好去申請。”方衛東的聲音。
“這次能不能把去年的撥付了,方書記?”那人又問道。
“估計不行,我儘力給你爭取,估計能有四百萬就不錯了。”方衛東顯得很上心。
“四百萬也行,那就多謝方書記了。”那人很感激。
“你那裡去年的工程量,有沒有相關資料,給準備好,我們要研究研究,不要弄些偽劣工程。”方衛東問道。
“去年的那些手續,早就報給政府了啊,那辛苦方書記研究了,就等領導你簽字了,我蔡大勇不是不懂事的人。”
秦天賜吃了飯,低著頭和侯明走了。
“這方衛東不是好鳥。”兩人沒有去鎮政府,回去的路上,秦天賜罵道。
財政局給君山鎮和紅溪鎮,總共撥付了一千五百萬,君山鎮七百萬,紅溪鎮八百萬。
方衛東今天的說法,肯定有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