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好,華國紀委的調查,佐證了楊文義反腐的決心。
楊文義主政龍川以來,導江、清江、三界,白木,幾個沉屙多年的縣域,得到了強力治理。
而沉屙的根源,牽涉到了裴雲青、龍川上任省長龔俊興。
那些彆有用心的人,也怕牽連太多,引起其他人馬的針對,不得不停止了這種言論。
在楊文義主政後,這些亂象得到根治的同時,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三界更是成了治理示範縣。
對手的責難,反而成了楊文義的亮點。
這種風格,很符合大首長的風格,楊文義進入了第三輪的談話人選。
江北省書記佟大偉,也是強有力的競爭者。
他是國務委資政周國誌的得意門生,當年周國誌在江北時,佟大偉是他的秘書。
周國誌的治國理念,代表了另一種思維,偏重經濟優先。
對於發展中出現的貪腐,提出先把經濟搞上去,以後再慢慢治理。
這種求穩的理念,被上任首長雲天成欣賞。
但和現任大首長楊國民,理念上有所分歧。
楊國民提出的是,一手抓經濟,一手抓腐敗的理念,兩手都要硬。
這次周國誌推出了佟大偉,要扶他讓位,延續自己的理念。
雲天成折損了裴雲青,退而求其次,轉頭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支持江北的佟大偉。
水利部對龍川十五億的資金審議,被江北省遞交的水源保護地申請,突然打亂了節奏,二者二選一,耐人尋味。
楊文義沒有刻意要去競爭,但有些事身不由己,高層已經有意選擇自己,那就不可能主動放棄。
李正瑞,或許就是打破僵局的棋子,這小子,這幾年到處要錢,不要臉不要命,到處混得臉熟。
李正瑞倒沒關心這些大事,他隻關心修水利設施的錢,這是當務之急。
他屁顛顛地去找了胡明坤。
聽了李正瑞一番彙報,胡明坤皺了皺眉頭,“秦天賜已經開始行動了,這是好事,讓他們把預算報給你,我們儘力支持。”
“你和吳廳長去燕京,給你嶽父解釋下龍川的嚴峻形勢,相信你能馬到成功,龍川老百姓會記住你的功勞。”
胡明坤給李正瑞打氣加油。
龍川三大不要臉公子哥,其實是最有戰鬥力的。
隻是…,隻是,都不顧及形象!
胡明坤很感欣慰,這倆人還很團結,李正瑞在到處爭取資金,秦天賜已經不等不靠,開始了突擊。
分工明確,已經有了默契。
那點牛,那點魔芋,放在小芝麻官眼裡,就是不得了的損失,但從一個省來看,也算不得多大的經濟體量。
但政治意味,就大多了,旱情來臨,不顧老百姓民生,誰敢承擔這罪名?
他們在討論資金,秦天賜已經來到了青山鎮,和曾誌明去了小溪溝。
老曾的侄兒是大挖機,馬力很大,半個小時不到,水量明顯增大。
“二爹,你得找人架設電線,弄個水泵抽水哦,估計下麵水有點大。”曾小東停了機器,大聲喊道。
“好。”曾誌明馬上聯係供電所,立即派人來架設電線,又叫人拿來了一個大水泵。
“曾書記,如果河溝下麵沒大巨石,儘力挖大挖深點,以後做儲水池用,找人規劃一下,把河溝往那邊改道,我明天再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