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撫完他師傅,天色也已經開始逐漸變暗。
林冬沒有過多思考,便直接邀請他師傅,一起共享晚餐!
雖然沒人做飯,他的儲物空間中,卻存放著無數道美味的佳肴。
這些佳肴放進去的時候,熱氣騰騰,取出來的時候,依舊還是當時的樣子,完全不影響食用。
酒足飯飽,睡了一覺後,時間很快就來到了第二天。
稍微梳洗一番後,林冬便拿出了昨天得到的玉簡,仔細的研究了起來。
打開玉簡之前,按照昨天的說法,他還以為,要煉製的那一百三十六件靈器,全都一模一樣。
可是在打開之後,他才發現,自己錯得有些離譜,那一百三十六件靈器的造型,竟然全都不一樣。
在他將整個玉簡全部看完後,他才發現,這些靈器,竟然全都有借鑒源頭。
那一百零八件下品靈器,正好對應了,那傳說中的天罡地煞。
靈器的外形,也和各種傳說中,天罡地煞神將所使用的武器,幾乎一模一樣。
剩下的二十八件中品靈器,則正好對應了二十八星宿。
而它們的外形,幾乎一比一的,參考了二十八星宿的形象。
相比下品靈器的武器外形,這些中品靈器,更像是一個個動物擺件。
玉簡之中,除了記載這些靈器的外形和參考來源,還記載了,煉製每件靈器,所要使用的原料。
除了沒有記載煉器手法,這塊玉簡,完全可以當做一本,傳世的靈器設計手冊。
就算以林冬的煉器水平,在看完整本玉簡後,也不禁感慨:世間能人異士真是多啊!
之後的一段時間,林冬一直待在房間裡,研究如何煉製那些靈器。
並抽空,給遠在海島的薑雪等人,寫了一封飛鶴信。
在信中,他告知薑雪等人,他可能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返回。
在他研究的時候,山上的陌生麵孔也越來越多。
也許是因為,他們已經得知,林冬這個負責煉器的人,已經回到了茅山。
所以各大門派負責運送材料的人,在之後的一段時間,都陸續趕了過來。
將近過了半個月,他手中的玉簡,都已經被他盤的有些光滑了,所有材料,才總算徹底集齊。
備好了材料,林冬也終於從他的小彆墅,走了出來。
在其他門派來人,和茅山眾多長老的注視下,他慢慢的走向了,早已準備好的煉器室。
地火連接的龐大煉器室中,除了一張普普通通的桌子,和桌子上的幾個儲物法器,便再也沒有其他東西了。
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裡,他師傅作為茅山的代表,和林冬商量了很多有關煉器的準備事項。
其中一項,便是煉器爐和煉器地點的選擇。
最開始的時候,茅山也給他準備了一個煉器爐,可經過對比,卻發現和他手中的海潮爐差不了多少。
所以他最終,還是選擇,使用自己比較熟悉的海潮爐。
至於煉器地點,便沒有過多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