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進行人口統計——全城人口僅存六百三十七萬五千餘,四象封邪法陣洞開的兩天內,共造成一百多萬人慘死於邪祟索命。
百姓哀哭上街請願,請求老祖誅殺罪魁禍首。
主和派近萬人被秋後算賬。
餘者或收編或驅逐出境。
三十日後。
永豐城大區內的邪神眾被消滅八成,各大縣城的總壇祖地付之一炬。
剩下的邪神信徒或隱姓埋名混進人群,或避世不出醞釀著某些毒計。
禍害數千萬百姓的惡勢力就此被打成殘廢,百年內休想再恢複元氣。
四十五日後。
來自大齊王朝的討逆令到了——斥責玄冰為逆匪,命其自封修為隨欽差入王城受罰。
玄冰老祖當場斬殺前來宣旨的欽差大臣葛親王,戰力五級,但王室血脈身份尊貴),並與護送其前來的四位王城真人大戰一場。
巔峰戰場再起。
王城真人之強還要略勝於玄冰,其中一人甚至有六級靈寶困神塔。
此戰綿延七天七夜不休,殺的天地色變造成彌漫百裡的氣象災害。
但玄冰手中的殺生刃與【莽牛擔山陣盤】著實犀利,本身又極擅長持久戰,四位王城真人聯手竟沒能將其拿下。
後續又有不少神秘人入場,甚至出現過六級小成期的一品大員,局勢撲朔迷離,外人無從知曉其中內情。
隻有小道消息傳言——大齊境內有決裂之勢,綿延七千多年的大齊王朝再也不是上下一條心,人心思變風雲詭譎。
大齊數千年與邪神眾勢不兩立,無數名門大族曆代先祖皆死於邪神眾之手,其間血海深仇代代相傳,又怎會因為帝王意誌而改變立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今皇帝陛下搞出永豐城試點已是觸犯眾怒,中央王權被動搖,人心散亂派係林立。
永豐城大區的變革更像是王朝內亂的縮影,開始由意見分歧走向內戰廝殺。
有人必殺玄冰打算以儆效尤,想要挽回逐步分裂的偌大王朝。
也有人暗中力挺玄冰,堅定的要跟邪神眾不死不休,凡是與邪神眾談和平的皆為人奸,罪當誅。
直至大戰第九天,王城多位真人才氣急敗壞憤怒離去。
六十日後。
大齊王朝有令——玄冰逆賊大逆不道自立門戶,與莽牛宗上宗再無瓜葛,朝廷下發最高級彆討逆令,誓要誅殺逆匪。
同日,戰修團與五雷教下轄的縣城勢力宣布撤出永豐城大區,與逆匪玄冰劃清界限。
三十七個縣城的勢力也僅存莽牛宗,而且更名為玄冰一脈莽牛宗,與主宗區分開來。
彙賢莊這個商業命脈迫於大齊王室壓力,也隻好退出永豐城大區,其餘跟隨退出的還有數十股大小勢力。
永豐城內陷入百廢待興的局麵。
九十日後。
玄冰老祖強勢反擊——宣稱大齊皇帝陛下違背祖訓公然投敵,質疑皇帝陛下老邁昏聵,為了延壽極有可能已經加入邪神教派。
永豐城大區自此脫離大齊王朝自立為王,玄冰為第一代永豐王。
此言一出石破天驚。
大齊王室痛斥玄冰大逆不道以下犯上,公然汙蔑仁慈治世的皇帝陛下,宣布將玄冰開除人籍貶為野猴子,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場合將其擊殺。
雙方徹底決裂不死不休。
王朝眾多謀士開始以天下為棋盤,要把永豐城當做一塊餌料,調出王朝內所有反對王權的逆賊,將其一舉誅殺。
遍布王朝的主和派也在悄然謀劃,打算【另立新帝】。
暗流湧動。
殺機隱現。
永豐城大區並沒有因為鎮壓邪神眾而變得輕鬆,更多的陰謀接踵而至,橫跨百年時光的殺局紛紛啟動。
每天都有心懷鬼胎之人進入城內。
他們分屬於各個大勢力成分複雜。
還有專業人士拿錢辦事不問因果。
這些人被當做一枚枚棋子灑入這座大逆之城。
喜歡災變,靠製作靈魂手辦開啟神途請大家收藏:()災變,靠製作靈魂手辦開啟神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