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寧夏飄蕩在空中的時候,感覺還挺奇妙的,原來人死後真的有靈魂離體。她控製著自己的靈魂飄上飄下,像一片羽毛一樣,輕盈又自在。
她有點喜歡這種感覺了。
玩夠了之後,蕭寧夏俯視著病床上的自己,沒有太多的悲傷,隻是遺憾再也不能和爸爸媽媽、哥哥生活在一起了。
她從出生起就有心臟病,幸運的是有疼愛她的家人,家裡也還算富裕。即使不能做激烈的運動,情緒也不能波動過大,她還是生活的比較快樂。
在家裡人的嗬護下,她長到了十五歲,十五歲的生日沒過多久,她的病情就開始惡化。
之後她就一直呆在這間病房裡,隻能通過窗戶看外麵的世界。因為她的病症有些異變,醫生建議儘量不要外出。
那麼愛她的爸爸媽媽還有哥哥都嚴格遵守著,找各種東西來吸引她的注意力,打消她想要出去的可能性。
其實,蕭寧夏一點也不介意是否能外出。
出生就有的心臟病讓蕭寧夏養成了懂事又乖巧的性格,也因為此病,讓家裡人都覺得對她有所虧欠。
特彆是爸爸媽媽總覺得是他們沒有給她一個健康的身體,所以全家人都儘可能地寵溺著她。
從不要求她要多優秀,有什麼新品服飾、好吃的好玩的都在第一時間送到她手裡。儘管工作很忙,也會抽空陪她吃飯逛街,不管她提出什麼要求,也都會滿足。
當然蕭寧夏也從不會提出不可達到的要求,有時候提要求也是為了讓家人變開心一點。
蕭家人都知道蕭寧夏為了讓他們寬心,臉上總是帶著笑容,一點也沒有因為疾病的痛苦而歇斯底裡。
每次做手術的時候還反過來安慰彆人,在家裡人心痛的時候還撒嬌賣乖逗他們開心。
所以,他們有時候還有點希望蕭寧夏變任性一點,痛的時候哭一下,不開心的時候鬨一下,不要什麼都自己扛。
但隻有蕭寧夏自己知道,她其實很多事情都無所謂,病痛已經成習慣,沒什麼好哭鬨的。有家人對她的愛,她已經很幸福了。
一直待在病房裡的蕭寧夏開始喜歡看書,沉浸在書中的故事裡,看彆人多姿多彩的人生,她總能感同身受。
每讀完一本書好像自己也過了這樣的一生,真的很有趣。
家裡人都知道她喜歡看書,特彆是紙質書,所以每次過來都會帶一本蕭寧夏偏好的書。
經過兩年的治療,蕭家人已經接受蕭寧夏可能以後都隻能待在病房了,他們慶幸蕭寧夏隻要有書看就開心。
但沒想到一次手術後,主治醫生告訴他們,蕭寧夏的身體已經經受不了再一次的手術了。
再次手術隻會加速她身體的衰敗,以後隻能溫和治療,但這種治療,最多隻能維持一年了,也就是說,蕭寧夏可能活不過十八歲。
聽到這個消息的一瞬間,蕭爸蕭媽受不了這種打擊,挺直的脊背仿佛瞬間塌下來,即使是一向堅強的哥哥也忍不住紅了眼睛。
悲痛過後,他們強忍悲傷,迅速將手中的工作交接出去,準備留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愛護蕭寧夏,希望在剩餘的時間裡,給她全部的關愛,開心地度過每一天。
其實蕭寧夏並沒有害怕死亡,即便家人沒有告知她實情,但他們的改變還有醫生護士偶爾流露出的可惜神情,也讓她知道這具身體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她很安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這麼多年的治療生活,她知道總會有這麼一天,所以早就做好了準備。
隻是可惜,她的書單還有很長,還有很多感興趣的書想讀,也不知道還能看完幾本。
飄在空中的蕭寧夏有些遺憾,她正在看的那本書結局還沒看完呢,雖然這本書的劇情發展到中間的時候有些狗血,但她還是想看看作者能寫出什麼奇葩結局。
唉,隻是要讓爸媽和哥哥傷心了,蕭寧夏想著。
病床上,蕭媽媽正抱著女兒的身體痛哭,蕭爸和哥哥也都流下了悲傷的眼淚。蕭寧夏想擦下眼角,手摸了過去,又無奈放下,原來靈魂體是流不出鼻涕眼淚的呀。
等工作人員要將蕭寧夏的遺體推出病房時,蕭寧夏最後留戀地看了一眼親愛的家人,就從窗戶飄到了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