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篇小說的開頭部分主要講的是蕭月與原生家庭的糾纏,中間部分就是男女主的情感拉扯,兩人情投意合後,就到了攜手共建美好家園、日常撒狗糧的階段,最終兩人兒孫滿堂地走向結局。
一目十行看完整本書後,蕭寧夏對這個世界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這個女主我好像還沒見過?”蕭寧夏回憶了下剛得的數據記憶。
“是沒見過,女主每天乾不完的活,自然沒機會去接觸村裡每一個人,特彆是你這樣出門少的幼崽。”
情況都弄明白後,蕭寧夏才放下心來去打量這裡的環境。
她所在的這間房是爹娘的主臥,平時都是跟他們一起睡的,蕭寧夏心想得找機會要個單獨的住處。
屋內有一張木桌、一張木床,還有一個木櫃、兩張椅子,地麵是夯實的泥土地,很是平整。東西不多,顯得陳設簡單而整潔。
這裡沒什麼好看的了,蕭寧夏站起身朝房外走去,她來到堂屋,堂屋裡有一張大木桌和幾張長板凳,是家裡吃飯用的。堂屋過去還有一間房,是兩個哥哥和弟弟的住所,後麵還有一個小隔間放雜物。
蕭寧夏又來到院子裡,太陽快落山了,紅色的光芒照射在大小不一的石子鋪就的小路上。
這是一個典型的古代農家小院,主屋是少見的青磚屋,還有幾間小茅屋和一個大院子。
院子的四周,圍了一圈較高的籬笆牆,以蕭寧夏目前的身高是看不到外頭的。
籬笆牆上爬滿了藤蔓,綠葉間點綴著幾朵鮮豔的野花,隨風輕輕搖曳,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院子的中央,是一口古老的石井。井沿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但很乾淨。井邊放著一個木製的轆轤,旁邊則是一排晾曬著農作物的竹架,有她不認識的蘑菇、菜乾還有辣椒。
小院的一角,搭建著一個簡易的雞舍。幾隻母雞悠閒地在雞舍旁覓食,偶爾發出“咯咯”的叫聲,打破了小院的寧靜。
不遠處的豬圈裡,幾頭小豬正懶洋洋地躺在稻草上曬太陽,偶爾發出“哼哼”的聲音,顯得憨態可掬。
整個小院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和田園的詩意。蕭寧夏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感覺腦子都清明了許多。
她好奇地推開院門朝外望去,遠處有連綿不絕的青山,近處也有很多小山丘,一間間的房屋散落在這一塊平地上,與周圍的田野和溪流和諧相融。
正當蕭寧夏沉浸在這一片寧靜美好的鄉村畫卷中時,突如其來的聲音驚醒了她。
“夏夏,你醒了?”一個溫柔的聲音從側方傳來。
蕭寧夏轉過身,隻見一個三十多歲的婦人正笑盈盈地看著她。
這是她現在的母親趙小蘭,她穿著粗布衣裳,臉上卻洋溢著淳樸的笑容,手上還挎著一個竹編的籃子,裡麵是不知名的野菜。
“娘。”蕭寧夏試探地叫了一聲,覺得也不是那麼難叫出口。
“哎,娘的小閨女睡得好不好,怎麼跑出來了?”她走過來,輕輕摸了摸蕭寧夏的頭,隨後牽著她的手走進院子。
“我起來沒見到人,就想到門口看看。”按照記憶,蕭寧夏來的那個時間段應該是在家裡睡午覺的。
而家裡其他人都在田裡收稻子,就連最小的弟弟蕭義河也去田裡撿散落的稻穗了。
“嗯,娘去地裡挖了一些鮮嫩的野菜,晚上拌一大碗,你們可以吃個夠了。”趙小蘭坐在小凳子上清理野菜根。
蕭寧夏湊過去蹲著看,“這是什麼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