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寧夏將豆腐切成薄片,在鐵鍋裡用油煎,煎至兩麵金黃,又將特製的調料均勻地灑在豆腐上,最後再撒上一層蔥花就成了。
“這不就是煎豆腐嗎?”蕭義海有點失望,煎豆腐現在基本家家都會做。
“你先嘗嘗。”
“咦,你放了什麼,有點辣,比煎的好吃很多啊。”
“是特製調料,這叫鐵板豆腐,放了調料之後,味道不錯吧?”
“不錯不錯,好吃,應該很好賣。”蕭義海一邊吃一點點頭。
“不過要去賣的話,我們還得再準備兩樣東西。”
“你說,二哥去做。”
“先要去鐵匠鋪定製一個薄一點的鐵板,可以帶去集市煎豆腐;還要削一些竹簽,客人可以打包帶走吃。”蕭寧夏見他那麼積極,又說了許多詳細要求。
蕭義海打包票兩天就能做好這些東西,就先去鐵匠鋪了。
晚上蕭義河從學堂回來,蕭寧夏一眼看出他有心事。“怎麼了,小弟,有事可以和姐姐說。”
“阿姐,我們夫子說他教不了我了,讓爹送我去鎮上的學院讀書。”蕭義河有些苦惱,鎮上有點遠啊,每天來回很麻煩的。
“說了緣由嗎?”她知道小弟是個很省心的學生,應該不是闖禍被退學。
“說我可以先去書院讀兩年,長長見識就可以備考童試了。”
“這是好事,看來你在學堂表現不錯嘛。”蕭寧夏摸了摸小弟的頭,就知道他是讀書的料。
晚上一家人吃飯時,蕭寧夏示意小弟自己跟爹娘說去鎮上讀書的原委。
結果顯而易見,大家都鼓勵小弟去鎮上讀書。
蕭仁寬也發話:“這樣,咱在鎮上租一間房,這樣阿河不用每天奔波,可以將更多的精力用來讀書;老二不是要賣鐵板豆腐嗎,你也住鎮上,多多照應你小弟。”
“好。”蕭義海和蕭義河點頭應下。
…………_…………
房子很快就租好了,就租在學堂附近,一家人趕著租來的驢車都過去幫忙整理,蕭義海也將擺攤用的東西都帶過來了。
蕭仁寬帶著蕭義河和他之前的夫子寫的推薦信去學堂辦理入學。
蕭義海他們則收拾東西去集市,第一天賣鐵板豆腐,蕭寧夏也和兩個哥哥商量了一個打開生意的方法。
等爐子燃起來,一塊塊切好的豆腐煎到半熟了,還是沒有人來買。之前也有人賣過煎豆腐,但味道和自家煎的差不多,就少有人買。
偶爾有幾個人問了多少錢之後也沒有要買的想法。
“是不是定價高了?”蕭義山在遠一點的地方看著這邊,有些疑惑地想。現在兩文錢就能買一大塊豆腐,比這一塊鐵板豆腐要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