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市地鐵三號線塌方現場塵土飛揚,刺耳的警笛聲與機械轟鳴交織。
吳歡剛下車,混雜著水泥粉塵的熱浪就撲麵而來。他的機械右眼自動調節焦距,穿透混亂的人群,直接鎖定塌陷中心——一個直徑約二十米的黑洞吞噬了半條街道。
"吳書記!這裡危險!"搶險總指揮跑過來阻攔,卻在看清吳歡半機械化的麵孔時明顯後退了半步。
吳歡無視對方的反應,大步走向塌陷邊緣。
"下麵有多少人?"
"施工班組十二人,還有...可能有早班地鐵乘客。"總指揮擦著汗,"已經下去兩批救援隊了,但..."
一陣劇烈的震動突然從地底傳來,人群尖叫著四散。吳歡的機械眼捕捉到地底深處鋼筋斷裂的瞬間,他毫不猶豫地跳入塌陷口。
"吳書記!"下墜過程中,吳歡的機械右臂自動變形,彈出錨鉤抓住裸露的鋼筋。
他在離坑底五米處懸停,掃描下方情況。三具救援隊員的屍體被壓在混凝土板下,更深處傳來微弱的呼救聲。
吳歡鬆開錨鉤,重重落在廢墟上。右腿的液壓係統吸收衝擊力,發出輕微的嗡鳴。他徒手掀開一塊至少半噸重的混凝土板,露出下麵變形的隧道結構。
"堅持住!"吳歡的聲音在空蕩的隧道裡回蕩。他的機械臂發出藍光,在黑暗中像盞詭異的燈。
循著呻吟聲,吳歡找到三名奄奄一息的施工人員。其中一人雙腿被鋼筋貫穿,鮮血浸透工裝褲。
當吳歡靠近時,那人突然驚恐地瞪大眼睛:"怪...怪物..."
"我是市委書記吳歡,來救你們的。"吳歡儘量放輕聲音,同時啟動醫療掃描模式。
傷者的生命體征微弱,但更奇怪的是——血液中有異常金屬反應!
類似王鐵山的情況,但更輕微。
吳歡的共生體傳來刺痛感,這是對同類納米機器的排斥反應。
"你們在金海灣集團工作?"吳歡一邊用機械臂頂起鋼梁,一邊問道。
傷者艱難地點頭:"光明峰...管線改造..."話音未落,上方傳來轟隆聲。
吳歡抬頭,看到鄭天陽帶著記者和攝像機出現在塌陷口,強光手電照下來,正好捕捉到他變形的機械臂舉著鋼梁的畫麵。
"吳書記!您太冒險了!"鄭天陽的聲音充滿表演性質的關切,"救援隊馬上到,請您先上來!"
吳歡知道市長在打什麼算盤——讓媒體拍下新來的市委書記像個怪物一樣在地底爬行。
但他現在顧不上這些,因為傷者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李工...李明知道...實驗室..."傷者昏了過去。
吳歡將他扛在肩上,用錨鉤繩索攀回地麵。閃光燈立刻包圍了他,記者們爭相拍攝市委書記半人半機械的形象和血淋淋的救援場景。
"吳書記英勇救人!"鄭天陽高聲宣布,仿佛這是一場彩排好的演出,"這起事故我們一定會徹查到底,絕不姑息責任方!"
吳歡將傷者交給醫療隊,注意到鄭天陽特意強調了"責任方"三個字。市長想引導輿論指向誰?
"初步判斷是施工方違規操作。"搶險總指揮彙報,"金海灣集團下屬的東吳建設公司負責這段工程。"鄭天陽歎氣搖頭:"民營企業啊,總是追求效率忽視安全。"
他轉向吳歡,"吳書記,我建議成立事故調查組,您親自掛帥?"
明顯的陷阱。
如果吳歡調查金海灣,就是針對市長女婿;如果不調查,就是瀆職。吳歡的機械眼記錄下鄭天陽嘴角轉瞬即逝的得意。
"當然要查。"吳歡直視市長,"不僅要查施工方,還要查工程設計、監理單位,以及批準這個標書的政府部門。"鄭天陽的笑容僵住了。
就在這時,吳歡的手機震動,陳默發來簡訊:【三名傷者血液樣本檢測完畢,確認新型納米變種,與王鐵山感染同源但更先進,速來實驗室】
東吳大學醫學院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裡,有一名女教授正在顯微鏡前調整參數。
當吳歡走進來時,她頭也不抬:"看這個。"
顯微鏡圖像投射到大屏幕上:成千上萬的銀色納米機器人正在血液中遊動,比以前的型號更小,結構更複雜。
"它們不是簡單的控製型。"女教授張小燕調出另一組圖像,"這些納米機器人在重組宿主dna,試圖創造某種共生關係,它們的表現很激進。"
吳歡的機械右臂不自覺地顫動。他體內的納米機器人在抑製劑的作用下形成了獨特平衡,使他成為半機械共生體。而現在這種新型號似乎在強行推進這一過程。
難怪潘莉極力推薦吳歡來東吳市任職!
要不是親身經曆,吳歡根本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來源?"
"基因標記指向一家叫"新紀元"的生物科技公司。"女教授調出資料,"注冊地在開曼群島,但主要實驗室在東南亞。有趣的是..."她切換到另一份文件:"金海灣集團過去兩年從"新紀元"進口了價值三億七千萬的設備,報關單上寫的是"環保監測係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吳歡的機械眼瞳孔收縮。太巧合了——地鐵塌方、納米感染、金海灣集團、"新紀元"公司...還有那個傷者提到的"李明"和"實驗室"。
"我們需要更多樣本。"女教授憂心忡忡地看著吳歡變色的右臂,"你的共生體對新納米機器有強烈反應,我擔心..."
實驗室門突然打開,陳默快步走進來,手裡拿著加密平板:"查到了,那個傷者提到的"李明"——李誌明,金海灣集團前首席工程師,三個月前突然辭職。"
平板上顯示一個四十出頭男子的檔案照,方臉厚唇,典型的工程師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