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二月初八,早幾天就通知,黃冶村的農會會長黃必昌,於今日到周家溝開會。
黃必昌本想著當了農會會長,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但做了一個月,發現根本不是那回事。
一大早就要早早起床趕往農會大堂,也就是黃老爺的正宅。
打開煤爐,燒水備用。巡邏隊有時路過這裡時,要來喝水烘烤鞋子,而且時不時也會送來布告,布告裡什麼五花八門的任務都有。
一會說讓農會村民去領米糧,一會讓去參觀社兵操練,一會要村民到東邊深山裡采草藥,一會讓窯工燒陶管。
還要負責本村四十歲以上的老壯,成立農兵,日常模仿者社兵操練。
這馬上要開春了,布告裡又要積攢各種糞便,都運到周家溝。
村民又不理解,各種不情願,又給各村民耐心一一講解,這將來田地裡施肥不用花錢,可到周家溝拉肥。
總之就是,這一天天下來,起的比雞早,乾的比狗累。
幸虧手下還有四個管事,簡單分配一下,分管農兵的,分管農事的,分管窯工的,還有個打雜的。
黃必昌雖然累的要死,但卻越乾越有勁。為何呢?
因為這周記是真給啊!
說好的支援三日口糧,真的支援三日口糧,村裡每個人都吃的飽飽的,他再三確認過,不是借貸,而是援助!
三日後,便送來布告,告知黃必昌要選出適合工具坊、煤窯、紡紗坊、織造坊等男女工,人數不限。又組織人手,帶隊過去送上工,幸虧是鄰村,相隔也就五六裡地。
這月初,家家在周記做工的工人,都按時領到了足額的工食銀。工人從棧房下班,正好路過雜貨店,順手可買米糧、鍋碗瓢盆、陶器等日用之物。
特彆是去周家溝當社兵的人家,每個月三兩銀子,男人還不用在家吃飯,一來一去,又省了一大筆開銷。
這家家日子可大好了。
沒有手藝,沒辦法去工坊上工的人家,也能接一些周記派發的苦力活,去給商隊拉貨,或者山中采藥,都會及時結清工銀。
關鍵是自己,三兩的工食銀月初就已按時發放,還領了一套社兵的棉衣,現在走到哪,村裡人都高看自己一眼,看到自己就打招呼,稱呼會長。既有豐厚的收入,又得到了同族人的尊重,而且還有成就感。
周懷民進了平安堂,見到黃必昌。黃必昌趕緊打招呼。
周懷民笑道:“黃會長,大半月不見,看著精神了許多。”
說著眾人在會議桌入座。
“咱今天主要是農會的會長參會,來給你介紹一下,這是度支主事年邦弼。”
黃必昌第一次在這會議桌開會,頗為拘束,忙道:“年主事我前幾天來領工銀,認得,認得。”
“這是布告主事禹允貞。”
黃必昌點頭示意道:“禹姑娘寫的一手好字。”
”黃會長,農會初建,會辛苦一些,現在你那邊還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