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跑那麼遠運過來,是吹牛嗎?”周懷民踢他一腳,被周懷武嬉笑著躲開。
“其二:耐瘠抗旱,此物可在沙地、丘陵、旱田種植,種哪哪活,也無需費水。”
周懷慶不信,笑道:“莫非種咱這黃土坡上,也能活?咱這荒坡野嶺可太多了。”
“當然能活。”
“其三:番薯根、葉皆可食,但蝗蟲不食薯葉,若有蝗災,番薯乃救命之物。”
“哇!”所有人聽了這第三點,能抗蝗蟲的糧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周懷民示意眾人勿言,繼續道:“其四:易存儲,番薯可做成粉條,也可曬成番薯乾,經久不壞。”
對張國棟笑道:“你們若不信,可問問國棟和小武,他們可是喝過番薯乾做的粥。”
看了眾人投來羨慕的目光,周懷武搶言道:“不錯,這番薯乾熬的粥,又甜又糯,好想再回臨清喝一次。”
周懷民看著有社兵吧咋嘴,笑道:“不用去臨清,如今在暖棚裡生長,扡插後三個月可收。皆是所有人都能喝上番薯粥。”
張國棟感覺有些奇怪,問道:“社長,你又沒吃過,是如何知道這些的?我們即使在臨清,也是找了好久。”
周懷民笑道:“我在京讀書時,曾和玄扈先生有一麵之緣,此人通曉南北農政,向我普及這番薯的利國利民之物。”
心想,反正徐光啟前年已死,這叫死無對證。
張國棟點頭認可,否則這也太妖孽了。
“好了,咱也忙活完了,又到了社兵們發餉的日子。懷慶,打麥場現在大家都占用呢,我們就到平安堂大院門口柳樹下集合。”
從組建保民營起的五十人,到現在兩百多人,無論人再多,耗時再長,周懷民都堅持親自給社兵們發餉。
平安堂門口,柳樹下年邦弼早把兩個銀箱放好,周昌鶴帶人又抬了兩個大木箱過來。
周懷民道:“各位社兵,我們社兵成立的初心,就是為了保護村民。每個月領餉時,我請各位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做到,有沒有做好。”
“我周懷民和你們一樣,月月也要領餉,我站在這裡,可以挺直胸脯的說,自己問心無愧!”
圍在平安堂門口的人,無論是社兵,農會,周記還是村民,心裡對周懷民這句話是百分百沒意見。
“今天,除了發餉,還要再發一套夏裝。”
眾社兵挺意外。“社長,三月底不是發了一套夏裝嗎?”
“夏天熱,大家乾活操練出汗多,要有換洗的才行。三月裡織造坊那邊實在忙不過來,隻能發一套,這不,第二套剛做完。”
年邦弼稱好銀兩,周昌鶴撿好夏裝,周懷民拿著給社兵發放:“辛苦了!”
社兵右拳擊打左胸:“保家衛民!”
直到天色將晚才一一發完。笑道:“社兵們,說的好不如做的好,考驗大家的時候到了,從明天起,我會帶著大家出任務,看看是不是真心的為了保護村民!”
眾社兵一聽,心裡哇涼,完了。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