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鞏縣市場_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8章 鞏縣市場(1 / 2)

黑石關村。

鞏縣第一個布染廠正式投產,由黑石關村會長馬裕春個人創辦。

商務堂知事周懷祺、眾分事及部分會長前來參加開市吉慶。

眾人互相賀道:“恭喜發財!恭喜發財!”

按照商務堂製定的標準,未在商務堂登記的為坊,在商務堂登記的為廠,和規模人數並無關係。

如馬蹄溝的孫家豆腐坊、周家溝的周德海養雞場、石河溝的白記製傘坊、楊家莊老丘磨坊、洛尾灣的造船坊、範興村的製醋坊、八裡溝的炒貨坊等等,都是家庭成員或四五個親族合資的作坊。

更小的就是個人手工製作,諸如竹編、藤編、糊燈籠、箍鍋桶、扁擔、風箱、紮彩、風箏玩具等,屬於來活就乾,沒活就停的個人手工製造業。

而諸如北林築路廠、北林造紙廠、北林木材廠、楊家莊飼料廠、白窯工具廠、白窯采砂廠、白窯磚廠、鐵爐堡石灰廠、鐵爐堡玻璃廠、三家鋪織造廠、高業溝紡紗廠、三家鋪榨油廠、宋陵紡線廠、焦溝紡紗廠、大峪溝煤鐵廠、八裡溝果脯廠、周記製墨廠、周記堿廠、周記織造廠、西林酒廠等,均在商務堂登記造冊,注明廠長名誰,是合股出資還是個人獨資、簽訂商務堂服務的商契,繳納利潤之三成給商務堂。

目前是屬於野蠻擴張階段,對各廠僅登記一些基本信息,出資人,以及服務商契。賬目目前也很混亂,除了規定性的,為了保障各股東利益,必須請兩個賬房記賬之外,對於合股資金和利潤並無任何監管措施,隻能說先從無到有吧。

這些廠坊中,有些是獨資,有些是合資,而周記,作為鞏縣最大的商戶,基本上在鞏東各廠均有入股。

而鞏西、鞏北大多為會長或村裡幾個富戶獨資或合股。

這個是周懷民與各位知事共同討論決定,主要考慮的就是戰爭風險。

鞏西、鞏北有洛陽與鄭州、開封、京師的官道,雖然地理條件好,但農民軍也會從官道上過境。

雖然農民軍大多時候都是從洛陽向南走汝州,然後要麼南下湖廣,要麼東向江淮。

但史料記載,每當農民軍嘗試攻打洛陽,被官軍圍堵後,還是會從洛陽向東過鞏縣逃往豫東一帶。

這一路上無論是農民軍、還是官軍,都是如龍卷風般掃過,所以目前鞏西鞏北一帶的廠,大多不是核心產業。

而布染廠不同,因靠近伊洛河,取水低廉方便,附近佃戶和饑民多,勞動力充沛,布匹也是直接從本縣紡紗廠采買,成本優勢巨大,要不然馬裕春為啥要獨資呢。

周記商隊從鞏縣拉走幾十板車的布匹、紙張、手串、墨,從臨清拉來大宗的糧食、種子、染料、藥材、銅、糖等原料,再把原料販賣給各個廠,這也是技術服務的一部分。

然後各廠吸納附近女工、男工、或者從外地來的流民安置到本地,入廠做工,然後編組,一是便於勞動分工,二是各組之間形成生產競爭,在組織能力上來提高產能,自從周懷民在宋陵村談過勞動分工,經商務堂的技術推廣,現在每個廠長都把勞動分工和生產競爭掛在嘴邊了。

各廠製造出來的貨物,要麼由商隊收走,販運到臨清,要麼由本地的代理商采買,要麼由雜貨店批量采買,並不針對個人或小商販零售。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主要是方便調控物價。

當前形勢下,鞏縣市場的物價決定權必須控製在手上。否則這一切還有什麼意義?

隻有掌握了定價權,才能如臂揮使,在周懷民的推進計劃中,從不是如莽夫般的攻城掠地,而是經濟、軍隊、輿論三管齊下。

沒經濟,就彆談人心。

不談人心,就彆談軍隊。

人心是什麼?人心就是糧食。

隻談賺錢,不談經濟,想個人暴富,然後發展武裝軍隊就是癡人說夢。

因為所有的行為,都是市場行為。

錢不會無緣無故的增加和減少,當一個市場獲取了足夠的利潤,那麼此市場就是巨大的貿易順差市場,此市場附近必定有許多巨額的貿易逆差市場,這些貿易逆差市場下的百姓,一定會更加劇的破產和仇恨。

如果隻穿越者個人賺錢,那麼穿越者本身就是貿易順差市場,他身邊全是貿易逆差市場。他靠什麼拉攏人心?靠一群所謂的‘出生入死’的兄弟?

而周懷民,現在的做法是做起一個縣的順差市場,才能有足夠的緩衝力。

雜貨店也是屬於一個特殊的代理商,之前周懷民急著快速積累初始資金和鋪開市場,把鞏縣的布匹和煤爐代理權賣給了閆記。


最新小说: 我女友是氪星人 頂流吻戲上熱搜,奶凶係統天天醋 被綠後:我一天一百萬生活費 穿成老黃牛後,我立誌當老爺! 九絕破妄劍 困在女大宿舍,我空間有自助餐廳 靠毛茸茸破案,真千金成警局團寵 道走陰陽 流放懷孕被分家?父不詳,母越強 破繭成蝶:從背叛到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