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窮困掙紮的登封鄉民,榜文一下,又逃散了上百戶。
李湣也開始擺爛,能征到多少役夫就征多少,慢慢修吧。
李際遇真的打來了,要麼自己逃命全家遭殃,要麼自己遭殃全家封賞。
知縣有守土之責,棄城而逃這是死罪。
不被土寇砍死,也要被明廷抓住處死。
李湣正百無聊賴的踱步,忽聽自己從家裡帶來的師爺臉色蒼白,跌跌撞撞進門喊道:“老爺,那李際遇打來了!”
“哎……”
李湣登上城牆,衝李際遇喊道:“李際遇!前任知縣你已殺之報仇,但我與你無冤無仇,你為何又來攻打縣城?城裡上次你都來過了,沒啥可搶的,你回去吧!”
李際遇站在城下喊道:“狗官,你送出五千條棉被,我便饒你一命,否則定要殺進去,取你狗命。”
李湣暗暗叫苦,他從哪弄五千條棉被。
隻得硬著頭皮說:“即使你殺了我,我一時也弄不來,你且容我三天,三天後自會給你!”
李際遇見眾部聽到,遂帶人離去。
李湣再三確認李際遇已走遠,趕忙雇了馬車,易裝富商,攜三五家丁西出轘轅關逃往鞏縣!
鞏縣知縣宋文瑞見登封知縣李湣竟逃到自己這裡,要不是看了官印,實在難以置信。
眼見他雙眼恐慌,哀求道:“宋兄,我今日是私下拜訪,並非是棄城而逃,我一路而來,見你治下一副興盛之象,哪裡像登封,荒破不堪。”
宋文瑞心裡得意,道:“我這裡也是難,如今西有杜二、南有李際遇,東邊開封那邊發大水,一直有災民西逃這裡,實在難以招架。”
李湣見宋文瑞不想管自己這爛攤子,他心裡歎了一聲,這也能理解,此乃自己守土之責,和宋文瑞也沒關係。
宋文瑞見他麵色淒苦,看在同期的份上,也不忍他身死登封,隻道:“我和你說一人,你去找他,他也許有辦法。但你切莫說是我指點。”
彆說宋文瑞難以置信,當周懷民在任莊保民大營見到李湣,他也不敢相信。
堂堂知縣,亂世不如狗。
李湣道:“周會長,我今日是私下拜訪,並非是棄城而逃,是想來找你商議抵禦土寇之策。”
周懷民和張國棟等人互視。
張國棟答道:“李際遇等土寇盤臥在嵩山,關寧軍如此精銳,都不敢進山,我等皆守村鄉民,更無對策。”
李湣痛心道:“我先去周家溝尋周會長,你不在,又尋來這裡,這一路上見周會長把整個鞏縣生意和民生搞的有聲有色。如今你們把眾縣民護在身後,在這防禦李賊,真乃有德士紳,愛民鄉賢,但如何能忍登封百姓受山賊禍亂之苦?”
說罷,仰天長歎。
周懷民起身踱步徘徊思索。
李湣及眾人皆不語。
周懷民忽然駐足道:“如今唯有一計,可令嵩山土寇土崩瓦解,又能助縣尊完納賦稅。不知縣尊可願細聽?”
李湣聞之,精神抖擻,這又能保全自己的性命,還能完稅累功升遷,怎能不聽?
“哦?周會長快細細道來!”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