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湣剛回到登封第二日,一千條棉被便從鞏縣運來,拉走了糧食。
他撫摸著倉房裡一條條新棉被,直搖頭感歎。
這周懷民有本事,有信用。彆的都不說,隻說這棉被,這年月可不是誰能隨便拿出這麼多棉被的。自己縣為啥就沒有這種出眾的士紳?
便下發榜文,告知縣民,去鞏縣做工包稅一事。
三日後,李際遇果然來取,李湣費了一番口舌,拖延了些時日再送剩餘之數,把他哄走。
其實李際遇也是隨口一說五千條,他沒想到這李湣是個實在人,真的湊了一千條棉被。
帶著意外之喜,回去把棉被發放給有功的部眾家屬。
部眾大多為不識字的窮苦村民,領取後美滋滋的拆解開麻繩,打開棉被,裡麵掉出一張紙來。紙上有字,也不認識,但也沒關係,還畫著畫呢。
畫上一男一女,和兩三個孩子圍坐桌旁,開懷大笑,桌上儘是好饃好菜,還壘著三個元寶。
有的村民也就看一下,存放起來當擦屁股紙用。
有的村民剛好身邊有識字的人,好奇問道:“這上麵寫的什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人拿起念道:“到鞏縣入農會,有飯吃,有衣穿,有工做,有錢賺。兩口每月能掙三兩。”
“吹牛吧,每月三兩?俺們一家子掙半年還攢不到一兩。”
每個棉被夾帶一張,一千張農會宣傳單,在嵩山深處散發開來。
商務堂書辦們、保民報社記實們、保安堂大夫們、總務堂書辦們,彙聚一堂,挑燈抄了大半夜,手都腫了。
眾人哀怨道:“周會長,你想想法呀,現在抄送的活越來越多,今天又來這裡趕工,這萬一以後再抄個五千張的,我們可是忙不過來。”
周懷民也想過印刷,但現在條件不允許啊。
雕版印刷?彆扯了,這玩意根本不符合農會靈活多變的印刷任務。
活字印刷?有做泥模那功夫,都抄完了。
宣傳單這字和畫逐漸在嵩山裡傳開,有村民還聽說:“這事應該不假!知縣老爺都發了榜文!去了就包稅,再不用躲在山裡!”
像一些單身光棍們,感覺在這裡倒是逍遙快活,打糧一次,收獲頗多,自己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但那些拖家帶口的,就難熬了。
一家幾口人,有老有小,柴米油鹽、衣物保暖、看病用藥、吃喝拉撒,哪樣在山裡都是費神的事。
聽了這些,心裡就動搖,後來聽說縣尊也發了榜文,又能做工,又能包稅,陸續有人帶家人下山往鞏縣而去。
“這周懷民欺人太甚!我不找他的麻煩,他倒是背後使陰招,來挖咱的牆腳。”李際遇拿著宣傳單,坐在聚義堂裡,使勁甩著,嘩啦啦作響。
堂下眾首領也都看了。
陳世俊道:“之前我說過,這姓周的慣會收買人心,你們都還不信,如今可是領教到了他的手段?”
陳金鬥拿著宣傳單,邊看邊自語:“此人果然不一般,即便是收買人心,一千條棉被也不是誰都能湊齊的。”
老虎哥道:“老弟,看來這周懷民真的富足的很,不如我們再去攻打任莊,包稅的稅銀也必在那裡。”
陳金鬥笑道:“老虎哥,那任莊現在既有趙良棟的防守,還有周懷民的保民大營,我等乾嘛去送死。”
“那你說該如何?直接去攻打他們楊家莊?楊家莊他們倉庫多的很。”
陳金鬥搖了搖頭:“不可,陳大哥不是說了,他們不但有社兵,各村還有農兵,一旦我們深入,一定難以脫身。”
“那你說打哪裡?”
陳金鬥笑道:“我們分兵兩路,一路佯攻桂花廟這個小村,那保民大營必定去救,到時我們再取保民大營和趙良棟的倉房。”
陳世俊撫掌笑道:“妙,咱們人多,正好分兵,待桂花廟社兵回去救援保民大營時,我們路上再設一路伏兵。”
眾人聞之,哈哈大笑。
看向李際遇,李際遇滿意點頭道:“就如此辦,你們各部速去準備。”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