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八年臘月初六,河南府鞏縣周家溝。
院裡的柿子樹光禿禿,掉落的枯葉落在樹下石桌上。
在明媚冬日下,斑駁雜影。
平安大院裡清掃一新,倒坐房的食堂內飄出番薯葉饃的香味。
陳家茂看著正堂門口,正迎接他的周懷民等人,心裡有了十足的安全感。
平安大院內,陽光明媚,一排排長桌上的杯杯熱茶冒著白氣。
農會各堂、保民報社、保民營、道法學堂、小學校長、各村會長、各廠代表、女子突擊隊等組織齊聚一堂。
整個大院,擠滿了人。
“咱們派遣到福王府的問責代表,被王府護衛打了出去,代表隻能采用備用方案,把《役工賠償問責書》投射到院內,想必也是當垃圾一樣無視了。”
黑市關之戰次日,農會商議出方案,派出辛有福等力強的代表,去向王府討個公道,要求賠償府役傷亡撫恤金。
有些人質疑,這樣無異於自討沒趣。
周懷民、陳家茂、王修安、戲班主曹榮等人則不以為然,雖然希望渺茫,但這一步要走。
不出意外,結果如期所料。
陳家茂聽到問責結果,狠狠捶了一下長桌,他憤恨道:“我不明白,憑什麼王府能強製讓我背井離鄉,到他府裡乾活,還不給工錢?死了人也沒人管。”
周懷民道:“國,乃護民之所。是一群同姓、同族、同文化的人民,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願意聽從能帶領大家活下去的組織和號令,從而抱團取暖。這個群體的活動範圍,就是國家。國家在緊急狀態下,是可以強征人民從事勞動,但勞務報酬是一定要給的,不然人民何以生存?如果給不起,大多人民生計難以保證,說明這國已經不能代表大多人的利益。”
經周懷民此番講解,眾人對國家有了更為本質的認識。
保民報社記實蘇文佩問:“要這麼說,現在流賊肆虐,流民遍野,北邊韃虜犯邊,朱家讓大家都活不下去,這江山他怕是坐不穩了。”
周懷民站起,在眾人前的大黑板上,用粉筆寫下兩字:“人民。”
又寫下兩個字:“江山。”
“我以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人民為了自己更美好的生活,賦予統治者號令的權力來號令自己,這就是權力的來源。”他指著黑板,“可當今朝廷,和眾多藩王,不為民做主,不把老百姓當人看,任意逋逮,強製勞動,霸占民田,沒有讓我們感受到成為一個人應該有的權利。”
眾人嘩然。
周懷民向眾人拱手道:“諸位,你們都是咱鞏縣優秀的人民代表,你們說說,自己做過哪些徭役?”
白窯工具廠廠長陳家茂站起拱手道:“我是福王府的匠戶,為王府修繕宮室,乾雜貨的,剛服役逃回來!”
周記織造坊的主事劉梅見丈夫如此,也道:“我祖上便是王府的織戶。替王妃、王爺繡布織衣,嫁娶錦緞等。”
西林莊曹家戲班的曹嚴福道:“俺生來便是王府的樂戶,在王府裡吹吹打打奏樂哄他開心的。”
北林莊農會長王修安道:“我家也是,我爹幸虧是舉人,才免了服役。”
範興村緊挨邙山,村會長道:“我是幫王府看守祖墳的陵戶。”
“俺是幫王府拉煤的煤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