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九年正月初八,周家溝迎福小院。
站滿了各村會長,廠長,各院首及村民。
新郎官周懷民身著喜服,騎著高頭大馬,帶著迎親隊伍,即將出發。
“大嫂呢?怎麼不來送我?”
一旁的善嬸勸道:“你嫂子說她一個寡婦,不便露麵,我們幫你招呼著,快走吧,彆誤了吉時。”
“不行,我自幼喪母,大嫂大我十五歲,她十七歲嫁進門就拉扯我,為我洗衣做飯。”周懷民見少了大嫂,心裡不悅,自己必須替原周懷民報恩。
哪怕自己,也吃了她一年做的飯,穿了她一年洗的衣。
“小武,去把大嫂喊出來,不出來我不走!”
一旁的楊君嶽、王修安等人聽著他們周家的事,暗暗點頭。
幾個嬸娘、本族嫂子哪裡勸得動他?
周懷武、周昌寬早進門:“大嫂!你不出去送,俺民哥不走。”
眾目睽睽之下,大嫂劉世芳有些局促不安,自覺寡婦羞恥,但見了周懷民一身喜氣,又是欣慰。
周懷民下馬,走在她麵前,鄭重磕了一個頭。
她抹了一把淚,笑道:“去吧。”
曹家戲班主曹榮親自帶隊,吹響嗩呐,炮仗聲響。
兩邊彩棚撒著五色紙包的果脯、核桃。
孩童、村民爭相蹲地競搶。
本族子弟抬著花轎,迎親隊伍這頭都已出了周家溝,尾還沒動,實在是跟著熱鬨的縣民太多。
剛進槐花裡,便遇到有人攔路。
“大膽!竟敢攔路打劫!還不速速讓開。”周懷武率著迎親幫工笑罵,護在新郎官前。
對麵路上居然擺著幾個拒馬!
拒馬後麵便是槐花裡村民張國棟、李升、宋斌等人,在攔婚討賞!
周昌賀最虎,跑上前赤手空拳要搬拒馬,被一旁的韓雲英罵走。
迎親幫工哄笑。
“昌賀你個慫蛋!”周昌寬罵道,回頭招呼,“男方家的都給我上!”
一群青壯浩浩蕩蕩殺過去,把拒馬推翻到溝裡,歡呼起來。
韓雲英瞪道:“張參議,你是哪邊的?”
張國棟攤手:“沒辦法,他們人太多了。”
禹允貞家,因沒有娘親和家屬,便拜托保安堂幾位姐妹的娘來操持,給禹允貞絞麵開臉,梳妝打扮。
範大杏跑進屋,埋怨道:“張參議輕輕鬆鬆就放他們進來了,他就是故意的!”
大杏娘自小就是個能乾堅強的婦女,雲英娘和喜枝娘也都剛操辦過婚禮,都是老把式。
“禹大夫天生長的好,這再一打扮,真是個大美人,瞅瞅,多好。”幾個婆子誇道。
範大杏和二桃摸了又摸她的發髻,頭飾,衣服,對著銅鏡說:“真好看。”
禹允貞從胳膊上解開紅頭繩:“喜枝,幫我係上。”
大杏娘道:“禹大夫,這和鳳冠霞帔不搭配。”
付喜枝道:“嬸子,流賊焚城,貞姐一家逃難倉促,啥也沒帶,她娘路上死在刀下,這紅頭繩是她娘在這世上給她留下的唯一物件了。”
屋裡眾人皆暗歎不語。
禹允貞對著鏡子左右瞧看,紅繩子被喜枝編入發中。
“不錯不錯,喜枝你手真巧。”禹允貞笑道。
周家溝迎福小院,這是周懷民的婚房。
門口族長明爺、嬸娘嫂子們,眾幫工,焦急等待。
“來了,來了!”遠處嗩呐聲由遠至近。
八抬大轎落下,禹允貞頭戴紅蓋頭,身著鳳冠霞帔,十裡紅妝。
由周懷民紅綢牽引,踏入迎福小院。
主婚人自然是族長明爺,這證婚人的人選,楊君嶽、王修安、趙良棟、陳家茂、付老爺幾人爭的不可開交,最終隻能抓鬮。
楊君嶽運氣好。
“夫妻對拜~”
“送入洞房~”
禹允貞透過蓋頭間隙,又看見這迎福小院熟悉的地磚紋理,想到自己一家剛逃難到這裡,就在這小院住了一年。
剛搬到槐花裡沒幾天,又住進來了,這也許就是緣分。
大槐樹下的客房,坐的整個村道全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