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要給自己留有後路,朝廷把他們鎮壓下去,他大可以卷錢跑路。
但萬一農會能起來,自己豈不是要發達?先小投一筆,提前下注。
各院大喜,這曹記商行,經營產業不少,布、糧、鹽,有能力幫農會搞來物資。
現在農會急需硝石、鹽、錫、糧、藥、生棉等物資,也需要擴大消費市場,不能讓廠裡積壓貨物,導致工食銀發不下來。
各廠長從建設之初,從來沒停過催促農會商務院,為廠裡找銷路。
其實貨並不愁賣,現在就是一個賣方市場,不是看你買不買,而是看我有沒有。
難就難在一是商路不通,各地匪患眾多;二是消費市場太少,被流賊、天災、蝗災禍害了七八年了,整個河南一塌糊塗。
商務院院長周懷祺帶著曹乾一行去隔壁商務堂簽訂商契。
王啟源一直在聽這幾人商談商務,聽得津津有味。
他心道,這周懷民畢竟是生員,即使造反,也比那高迎祥、李自成等秦賊之流更有見識,這一路走來,處處可見章法,處處可見秩序。
此刻周懷民有空,轉向他道:“密縣知縣王啟源,你好大的膽子!敢自投羅網,不怕我們砍了你的頭!”
“嗬嗬,周會長是個生意人,你要我的頭能賣幾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周懷民見這人還挺有氣度,不禁有些好感,問道:“你來做何事?”
王啟源正襟危坐,肅然拱手道:“能看出來,周會長乃一代梟雄,想請教這治世的學問,還請不吝賜教!”
勤學好問,這是周懷民對他的第二印象。
“以民為本,格物富民。”
王啟源聞之身體一僵。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尚書》有雲:“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朱熹《四書集注》:“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
這都是儒家經典,周懷民所言,也不過是再次提煉,就看做到做不到而已,關鍵在後一句,格物致知自己能理解,但如何格物富民?
門外響起馬蹄聲,一個傳令兵進門喊道:“周會長!張參議!登封知縣李湣已開門獻城,投靠我農會!正護送他一家在路上。”
“好!知道了。”周懷民內心大喜,這是真正第一個投靠的知縣。
張國棟心撲通撲通跳,雖然登封已實質性的納入農會治下,但一個舉人投獻縣城,這對於朝廷的打擊和農會的鼓舞是巨大的!
周懷民對王啟源笑道:“登封知縣李湣都已投賊,不如你也投賊如何?”
王啟源聽傳令兵一言,內心極為不是滋味,李湣身為知縣,竟毫無抵抗,自己這才從丁香集來一會,他就降了周賊!
他道:“朝廷主力皆在京畿、南直隸一帶,若是滅了流賊,都掉頭來攻,隻怕你農會,一夜之間覆滅。”
“我農會有朝廷不能比的優勢,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剿滅的。”
“哦?是何優勢?”
周懷民一笑:“投賊了就告訴你。”
“告辭!”
周懷民起身拱手送道:“若是哪天在朝廷不如意,歡迎來我農會為人民服務。”
王啟源聞之身體一滯。
出了院門,街道市井繁華,鋪麵林立,婦女多不避人,來往自如。
隔壁有學堂傳來稚童誦詩聲:“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隻覺天地變幻,道心碎破!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