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源順著老漢手指處看,從鎮小巷裡出來一個老漢,麵色黝黑,一隻胳膊,身邊跟著一個俏姑娘,應是他女兒,長的反而白淨,幫他推著板車。
那姑娘喊道:“打豆腐~~打豆腐哩來啦!~還有綠豆芽~~”
清脆甜冽的叫賣聲,惹得不少人回頭注視。
王啟源做過知縣,甚至均過田,他歎道這些村裡姑娘及婦女,為了生計,都要拋頭露麵,村民都習以為常。
他突然想起一個不曾發現的問題,板車可不是尋常人家能買的起,一個都要四五兩。
老漢聽了他的疑問,哈哈大笑:“你能想到的,人家周會長早想到了,隻要有村會長擔保,就可分期付款,提前用板車討個生計。”
周懷民這兩天倒沒和他說過這個。
“老人家,也就是說,那黑大哥他不用花錢,就可以先用車,賺到錢了,再每月付一點給農會。”
老漢點了點頭,招呼彆的客人去了。
王啟源撫掌讚歎:“妙啊,妙!學到了,此人真乃經濟治世之才也!”
“打豆腐~~打豆腐哩來啦!~”
那父女推著板車從他身邊路過,甚至都聞到了棉被下的豆香味。
王啟源見迎麵來了一個婦女,麵色圓潤,商婦打扮,還拉著一個男童,男童舉著一陶瓷球體在把玩。
那婦女喊道:“秀莉!你去俺娘家,花樓村呂明禕家送兩斤豆腐,我把錢給你。”
楊秀莉內心雀躍,剛出門就開張,還是兩斤!信心滿滿,麵有朝氣。
她和爹相依為命,爹的胳膊前年被砸斷,種地都困難,每次都落後人家,耽誤農時,收成也少了不少。
自從入了農會,家裡均了田,付會長也解決了家裡困難,幫著租車,爹重操舊業,眼見日子快要好了起來!
走到丁石路,這是從丁香集至石橋鎮的大路,農會出錢鋪設,路上勞工正在栽植柳樹。
現在附近村民,晚飯後都喜歡到大路上散步,帶孩子玩耍,聚集的攤販也多了起來。
大路平坦筆直,兩旁柳樹青青,麥田翠綠,風景宜人,楊秀莉不禁哼起了小曲。
前麵拉著的老黑頭,趕忙左右看了,也沒並行的路人。
心裡歎道,這閨女自小愛唱個曲兒,也確實嗓子好。
今日高興,由她去吧。
迎麵來了一商隊,逐漸走近,打頭的旗號上書:馬記商行。
後麵才是商隊車輛,有四五十輛板車,紮著鏢局小旗:龍門鏢局
兩側有鏢師持刀跟隨,敲著鼓鑼從身邊走過。
有一鏢師上下打量楊秀莉,和身邊一管事的低聲壞笑:“桀桀桀,馬主事,這村妞長的真是又白又嫩,帶勁。”
馬記的主事馬三鳳低聲喝道:“休得放肆,此是賊區,你犯了事可沒關係撈你!”
鏢師訕笑道:“到了反賊區,咱就可以放鬆了,這裡治安好,又沒劫道的山賊土寇,到前麵丁香集要不停歇一會?”
馬三鳳點頭:“你們在街口稍作停歇,切勿惹事,我去本縣商務堂拜會一下。”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