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文銅錢,沉甸甸地躺在陳山的手心。
回家的路上,這位老實巴交的漢子,腳步都有些發飄,時不時低頭看看那錢袋,仿佛害怕它會突然消失。
這點錢,對富裕人家來說或許不值一提,但對常年掙紮在溫飽線上的陳家而言,卻是一筆能解燃眉之急的“巨款”。
至少,下頓飯的米,或是那幾錢鹽巴,是有了著落。
陳平安跟在父親身邊,小臉上看不出太多情緒,心裡卻在快速盤算。
五十文隻是定金。
按照剛才與劉掌櫃談妥的分成比例,如果《白蛇傳》話本真能像他預期的那樣受歡迎,後續的分成應該會更多。
但這分成,能不能順利拿到手,還是個未知數。
劉掌櫃那精明的眼神,趙秀才那複雜的表情,都讓他不敢掉以輕心。
回到家中,將與墨韻齋達成合作的消息告知李秀。
李秀先是震驚,隨即是難以置信的狂喜。
“啥?你說…平安講的那些故事,真能換錢?還…還預付了五十文?”她抓住丈夫的胳膊,反複確認。
陳山用力點頭,將錢袋遞給妻子:“真的。這是墨韻齋劉掌櫃親手給的定金。他還說,等書印出來賣了,以後還能分錢呢。”
李秀接過錢袋,手指顫抖地數著裡麵的銅錢,眼淚再次忍不住流了下來。
這一次,是喜悅的淚水。
“老天爺啊…咱家…咱家這是要轉運了嗎?”她喃喃自語,聲音哽咽。
看著父母激動欣喜的樣子,陳平安心裡也感到一絲慰藉。
能用自己的能力,讓這個家看到希望,這種成就感,是前世埋首故紙堆時從未體驗過的。
第二天,陳山拿著這筆“巨款”,小心翼翼地再次去了鎮上。
他沒有立刻去還陳屠戶的債因為還不夠,而且還想看看話本後續的收益),而是按照兒子的建議,先去布莊扯了幾尺比上次好一些的棉布,準備給全家人都添件像樣點的衣服。
回來的時候,手裡還多了一根嶄新的、帶著鮮豔紅絲線的頭繩。
“平安,這個…給你柔柔妹子。”陳山將頭繩遞給兒子,臉上帶著憨厚的笑容,“爹看集市上小姑娘都戴這個,柔柔那丫頭…對咱家不錯。”
陳平安心頭一暖,接過了頭繩。
這根頭繩雖然廉價,卻承載著父親樸實的感恩之心。
他想到了柳柔柔那雙清澈的大眼睛,決定等會兒就給她送去。
接下來的幾天,陳家的生活似乎真的因為這五十文錢而變得明亮了一些。
餐桌上雖然依舊簡單,但至少米湯能稍微稠一些了。
父母臉上的愁苦也淡了許多,多了幾分對未來的期盼。
而陳平安,則在適應新身體、鞏固圖書館知識的同時,也密切關注著墨韻齋那邊的動靜。
大約過了七八天。
趙秀才找上門來了。
他手裡拿著幾本薄薄的、散發著墨香的小冊子,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
“平安小兄弟,陳大哥,嫂子,快看。書印出來了。”
陳平安接過一本。
冊子的封麵是用最普通的黃紙做的,上麵用略顯粗糙的木刻板印著“白蛇傳”三個字,旁邊還配了一副簡單的、線條有些僵硬的白蛇和書生的插圖。
翻開內頁,紙張是劣質的竹紙,印刷的墨色也有些深淺不一,但字跡確實是趙秀才那工整的字體。
內容正是他之前謄抄的《白蛇傳》開頭部分。
雖然製作粗糙,但這確確實實是一本成型的“話本”了。
“怎麼樣?”趙秀才搓著手,語氣激動,“劉掌櫃印了…印了足足兩百冊。昨天剛在鎮上鋪貨,今天一上午,就賣出去快三十冊了。這勢頭,火。指定能火。”
兩百冊。
對這個小鎮來說,已經不算小數目了。
一上午賣出近三十冊,這個銷售速度也確實喜人。
陳平安點了點頭,心裡有了底。
看來,好故事的魅力,在哪個時代都是共通的。
“那…分成的事…”陳山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問道。
“放心吧陳大哥。”趙秀才拍著胸脯,“劉掌櫃說了,頭一個月的份子錢,月底一準兒結清。到時候我親自給你們送來。”
他現在儼然成了陳平安與墨韻齋之間的聯絡人。
接下來的日子,正如趙秀才所言,《白蛇傳》話本在鎮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新奇的故事,曲折的情節,立刻抓住了那些識字不多、娛樂匱乏的鎮民和鄉紳的心。
一時間,茶館裡、酒肆中、甚至田間地頭,都有人在談論著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
平安書坊雖然還沒開張,但陳平安的名字已經和話本聯係起來)和墨韻齋的生意都因此好了不少。
到了月底,趙秀才果然按時送來了第一筆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