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的名聲,如同投入小河村的石子,激起的漣漪一圈圈蕩漾開去。
《詠鵝》的童趣,還有那風靡鎮上的《白蛇傳》。
這些都成了村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尤其是那些婦人們,聚在一起做針線活或者洗衣裳的時候,總免不了要議論幾句。
“哎,聽說了嗎?陳家那小子,又作出新詩了。”
“可不是嘛,俺家那口子從鎮上回來,說得神乎其神的。”
“真真是文曲星下凡呐。陳山家這是祖墳冒青煙了。”
“以後肯定是要當大官的。到時候,咱們小河村也跟著沾光。”
柳柔柔也在旁邊默默地聽著。
聽到大家都在誇讚平安哥,她心裡自然是甜滋滋的,比自己得了誇獎還要高興。
可聽著聽著,心裡又會湧起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失落。
平安哥越來越厲害了。
會作詩,會寫書,還會跟鎮上的大掌櫃談生意。
他懂的東西越來越多,認識的人也越來越“高級”。
而自己呢?
依舊是那個隻知道圍著灶台轉、做點針線活的農家丫頭。
他們之間的距離,好像…越來越遠了。
她甚至…有些聽不懂平安哥偶爾跟方先生討論的那些“之乎者也”了。
這種感覺,讓她心裡有些發慌,還有點自卑。
她能為平安哥做些什麼呢?
除了送點吃的,縫縫補補,似乎…什麼也幫不上。
不行。
不能這樣。
小小的拳頭暗暗握緊。
平安哥那麼好,自己也要努力,不能被他落下太遠。
心裡有了計較,小姑娘的行動力卻很強。
她偷偷將自己平日裡幫娘做活計攢下的、準備扯新頭繩的幾個銅板拿了出來。
又把自己那件還沒舍得穿幾次的、稍微好一點的藍布褂子找出來。
跑到鎮上托人帶去或者自己跟著大人去),咬著牙將新褂子當給了當鋪,換了幾個錢。
湊在一起,去布莊扯了一小塊比粗麻布好上不少、但也算不上精細的青色棉布。
回家後,她便一頭紮進了針線活裡。
不讓娘幫忙,自己量著陳平安之前那雙舊鞋的大小偷偷量的),一針一線,仔仔細細地縫製起來。
納鞋底是最費功夫的。
粗硬的麻線要一層層地穿過厚實的布料,需要很大的力氣和耐心。
她的手指頭很快就被針紮破了好幾個口子,細密的疼痛傳來,但她咬著牙,一聲不吭。
熬了好幾個晚上,躲在自己的小屋裡,借著微弱的油燈光芒。
終於,一雙嶄新的、針腳細密、大小合腳的青布鞋,出現在了她的手中。
鞋麵針腳勻稱,鞋底納得厚實,雖然樣式簡單,卻透著一股樸素的精致和用心。
看著這雙凝聚了自己心血的布鞋,柳柔柔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這,是她能為平安哥做的,最好的禮物了。
這天傍晚,陳平安剛從蒙學館回來,正在院子裡活動筋骨。
柳柔柔捧著那雙新布鞋,有些羞怯地走了過來。
“平安哥。”
“嗯?柔柔,有事?”陳平安停下動作,看向她。
柳柔柔將手中的布鞋往前一遞,小臉微紅:“這個…給你。”
陳平安看著那雙嶄新的青布鞋,愣了一下。
鞋子做得很好,比他腳上這雙不知強了多少倍。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