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縣城微瀾,寒儒來訪_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 > 第71章 縣城微瀾,寒儒來訪

第71章 縣城微瀾,寒儒來訪(1 / 2)

如同水波蕩漾,陳平安那些或稚拙、或悲憫、或清新的詩句,終究還是越過了小河村的田埂,飄入了青溪縣城那些自詡為“墨客騷人”的耳中。

《詠鵝》的童趣,《憫農》的沉重,乃至那首《詠柳》的靈動,都成了縣城茶樓酒肆裡,一些讀書人聚會時偶爾會提及的談資。

“聽聞小河村出了個蒙童,能作詩,倒也新鮮。”

“《憫農》那幾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確有幾分警世之言的味道,不像出自稚子之口啊。”

“《詠柳》亦佳,‘二月春風似剪刀’,比喻倒也新奇。隻是…這陳平安年歲幾何?真有這般才情?”

讚歎者有之,認為此子天賦異稟,將來不可限量。

懷疑者亦有之,覺得陳平安小小孩童能有此成就,背後定有高人指點,甚至可能是其師長代筆,沽名釣譽。

更有那迂腐守舊之輩,聽聞此子還寫過風靡市井的《白蛇傳》等“小說家言”,便斥其“不務正業”、“心思浮躁”,縱有才華,也難成大器。

一時間,青溪縣的讀書人圈子裡,因為這個來自鄉野的“神童”,泛起了一陣不大不小的漣漪。

大多數人不過是聽個熱鬨,說說便罷。

但總有那麼些自認懷才不遇、又頗有些好勝心的人,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嫉妒,想要親自去會一會這個傳說中的陳平安。

這不,這日下午,蒙學館剛散學,學童們正三三兩兩地往外走。

一個穿著半舊青布襴衫,麵容清瘦,約莫三十歲上下的男子,便出現在了蒙學館門口。

男子下巴微抬,手裡搖著一把不合時宜的折扇,眼神裡帶著幾分落寞,又夾雜著一絲自矜,一看便知是那種考了多年科舉卻始終未能如願的寒門儒生。

“敢問,此處可是方敬儒先生的蒙學館?”男子聲音略顯沙啞,對著院內揚聲問道。

正在收拾教案的方先生聞聲走了出來,看到來人,眉頭微不可查地動了一下。

“老夫正是。足下是…”

“晚生錢理,縣學童生。”那男子拱了拱手,姿態卻不見多少謙卑,“久仰方先生大名,今日特來拜會。也聽聞先生門下有一位陳平安小友,詩才敏捷,故而想來…一睹風采。”

話雖客氣,但那眼神裡的審視和挑剔,卻毫不掩飾。

方先生何等閱曆,一看便知對方來意不善,多半是聽了傳聞,心裡不服,跑來“踢館”的。

“嗬嗬,錢童生客氣了。”方先生不動聲色地應道,“平安那孩子,不過是偶得幾句歪詩,當不得‘詩才’二字。讓錢童生見笑了。”

想要將此事輕輕揭過。

“先生過謙。”錢理卻不肯罷休,目光在院內一掃,很快就鎖定了那個正背著小書包準備離開的瘦小身影,“想必那位便是陳平安小友吧?果然是眉清目秀,器宇不凡。”

陳平安停下腳步,知道躲不過去了,便大大方方地走上前來,對著錢理躬身行禮:“學生陳平安,見過錢先生。”

“不敢當,不敢當。”錢理搖著折扇,皮笑肉不笑地打量著他,“聽聞小友不僅能作《詠鵝》、《憫農》那等佳句,對對聯也是信手拈來?當真是天縱奇才啊。”

“先生謬讚。學生不過是運氣好些罷了。”陳平安依舊是那副謙遜的模樣。

“運氣好?”錢理冷笑一聲,似乎就等著這句話,“那不知小友今日運氣如何?在下近日偶得一上聯,苦思冥想,不得佳對。不知小友可否…不吝賜教一二?”

這便是要當眾出題考較了。

周圍還沒走遠的學童們,立刻又圍了上來,好奇地看著。

柳柔柔也躲在不遠處的一棵歪脖子樹後,緊張地揪著衣角。

方先生麵露不悅,剛想開口替弟子解圍。

陳平安卻微微一笑,對錢理道:“錢先生客氣了。學生才疏學淺,未必能對上,但聽聽先生佳作出出思路,也是好的。”

不卑不亢,將姿態放低,卻也接下了話茬。

錢理見他應下,眼中閃過一絲得意。

清了清嗓子,緩緩吟出上聯,聲音帶著幾分刻意的滄桑和孤寂:

“客舍孤燈,秋雨梧桐。”

這上聯,描繪了一幅旅人獨居客舍,在秋雨梧桐夜,倍感淒涼孤寂的畫麵。

意境倒也尚可,對仗也算工整。

但要對出同樣意境深遠、且格律工整的下聯,卻也不易。

錢理吟罷,便好整以暇地看著陳平安,等著看他出醜。

周圍的學童們大多聽不懂其中深意,隻是覺得這句子聽起來有些…冷清。

方先生則暗自皺眉,覺得這錢理有些欺負人了,拿這種飽含失意情緒的句子來考較一個孩子。

陳平安聽完上聯,小臉上卻不見絲毫慌亂。

目光微微低垂,似乎在沉思。

腦海中,圖書館裡無數描繪思鄉、羈旅、秋夜的詩詞佳句如潮水般湧過。


最新小说: 北宋小飯館 四合院:開局娶妻秦淮茹 執戟人間 守寡後,我靠美食隨機擺攤暴富啦 拒絕聯姻,她把政圈少爺釣瘋了 隨母改嫁:團寵福寶三歲半 結婚冷靜期 溫總彆跪了,夫人要二婚 我靠偷看日記在黃泉遊戲裡封神 不求真心求苟活,奈何帝王偏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