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清溪神童聞縣衙_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1章 清溪神童聞縣衙(1 / 2)

春寒料峭,擋不住青溪縣城裡漸漸升溫的議論。

繼《詠鵝》、《憫農》、《詠柳》之後,陳平安那篇立意高遠、格調非凡的《陋室銘》,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在縣城的讀書人圈子裡傳揚開來。

這一次,引起的轟動遠超以往。

如果說之前的詩作,還隻是讓人驚歎於他的“詩才”和“早慧”。

那麼這篇《陋室銘》,則展現出了一個遠超年齡的胸襟、氣度和價值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寥寥數語,便將那份安貧樂道、不慕榮華的君子之風描繪得淋漓儘致。

這哪裡像是一個不足十歲的蒙童所能寫出的文章?

分明是飽讀詩書、看透世情的宿儒大家,才能有的感悟和手筆。

一時間,縣城裡的文人墨客,無論是真心讚賞還是心懷嫉妒,都不得不承認,小河村的陳平安,確實是個“異數”。

“此子…當真不凡。”

“若非親眼所見其年歲,實難相信此文出自稚子之手。”

“其心誌之高潔,我輩多有不及啊。”

各種各樣的議論,通過各種渠道,漸漸彙聚,最終也傳入了縣衙後宅,傳到了青溪縣的父母官——張縣令的耳中。

這位張縣令,乃是正經的進士出身,平日裡也頗為重視文教,喜歡附庸風雅。

聽聞本縣出了這麼一位“神童”,自然也多了幾分留意。

這日,處理完公務,張縣令召來縣學的李教諭閒談。

品著香茗,話題自然而然地就轉到了最近縣裡的一些文壇逸事上。

“聽聞李教諭治下,近來出了位了不得的少年才子啊?”張縣令放下茶杯,看似隨意地問道。

李教諭心中一動,知道縣尊大人問的是誰了。

連忙起身,恭敬地回答:“大人明鑒。確有此事。乃是下轄小河村一蒙童,姓陳名平安。年方八九歲,卻已能作詩屬文,前些時日那篇《陋室銘》,便是出自其手。”

“哦?《陋室銘》?”張縣令眼中閃過一絲興趣,“本官也略有耳聞。據說此文立意不凡,頗有古風。李教諭可曾親見此子?其才學果真如傳聞那般?”

“回大人。”李教諭斟酌著言辭,“下官尚未親見陳平安本人。不過,其師乃是小河村的方敬儒方夫子,下官與其有過數麵之緣,為人方正。據方夫子所言,其弟子陳平安確實聰慧機靈,記憶力更是驚人,對經義也有獨到見解。”

“至於那幾首詩和《陋室銘》…”李教諭頓了頓,“下官也曾拜讀過方夫子謄抄的稿件。若真是那陳平安所作,其才華確實…令人驚歎。”

話說的很謹慎,既肯定了陳平安的才名,又點明了自己隻是“間接”了解,避免了過度吹捧或承擔不必要的責任。

“嗯。”張縣令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手指輕輕敲著桌麵,似乎在思索著什麼。

一個八九歲的蒙童,能作出《陋室銘》那樣的文章?

確實有些匪夷所思。

要麼,是天賦異稟,真正的神童降世。

要麼…就是背後有人捉刀代筆,沽名釣譽。

不過,無論是哪種情況,這個叫陳平安的少年,都已經引起了他的注意。

“此子…今年可會參加縣試?”張縣令又問道。

“回大人,據方夫子所言,陳平安已報名參加今年的縣試。”李教諭答道。

“好。”王縣令點了點頭,端起茶杯,不再多言。

但李教諭知道,縣尊大人這句話,分量不輕。

此事,無疑是讓陳平安這個名字,在縣衙高層,正式“掛了號”。

這消息,很快又通過各種渠道,傳回了小河村,傳到了方敬儒的耳中。

老先生聽聞之後,心情可謂是百感交集。

既為弟子能得到縣尊大人的關注而感到無比榮耀和自豪。

這可是天大的恩遇啊。

尋常讀書人,一輩子都未必能有機會讓縣太爺記住自己的名字。

平安這孩子,尚未及冠,便已名聞縣衙。

將來前途,當真不可限量。

但同時,巨大的壓力也隨之而來。

縣尊大人關注了,意味著什麼?


最新小说: 神印:柔弱的我,竟是魔族星魔神 夢幻三界之九天絕戀 原神:用我的眼睛見證你未來 我的攻略怎麼總提前劇透 蒙冤入獄服刑,一日作案十八次 從李元芳開始 美貌第一戰力第一,全星際跪吻她靴 我是修士,狂點怎麼了? 人在隋唐,家兄宇文成都 從換道侶開始無敵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