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來看,如果書坊能經營起來,也能為咱們家提供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日後兒子若是金榜題名,在外麵做官,家裡也能少些後顧之憂。”
“甚至,這書坊也能成為兒子在鄉裡的一點根基,增加一些話語權和影響力,日後行事,也能多幾分便利。”
一番話說完,陳山和李秀都陷入了沉思。
他們知道,兒子從小就比彆的孩子有主意,看事情也比他們長遠。
過了好一會兒,陳山才緩緩開口:“平安,你說的這些,爹娘都聽明白了。隻是,這畢竟不是小事,我們還是想聽聽方先生的意見。”
“爹說的是。兒子明日去先生家,也會將這個想法跟先生商議。”
陳平安點頭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次日,陳平安將自己打算開書坊的想法,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方敬儒。
方敬儒聽完,撚著胡須,久久沒有說話。
“平安,你可知老夫為何一直勸你專心學業,莫要為俗務分心?”
方敬儒目光深邃地看著陳平安。
“學生知道,先生是怕學生本末倒置,荒廢了科舉正途。”
陳平安恭敬地回答。
“你能明白就好。”
方敬儒點了點頭。
“開書坊,經營生意,固然能解一時之困,甚至能有所建樹。但你的才華,不應僅僅局限於此。科舉入仕,經世濟民,才是你更大的舞台。”
“先生的教誨,學生時刻銘記在心。”
陳平安說道。
“學生也知道,現階段學業為重。所以,關於書坊之事,學生隻是想先做些籌備,並不會立刻投入太多精力。待府試之後,再根據情況,決定是否正式推行。”
“而且,學生也向父母承諾過,即便書坊開起來,也主要由雇人或合夥人打理,學生隻在幕後規劃,不會耽誤學業。”
陳平安將自己對父母說的那套說辭,又向方敬儒複述了一遍。
並著重強調了自己對學業的重視,以及書坊長遠規劃中,傳播文化、便利鄉鄰的意圖。
方敬儒靜靜地聽著,時不時地點點頭。
待陳平安說完,方敬儒沉吟片刻,才緩緩說道:“你既有如此周全的考慮,老夫也不便過多乾涉。”
“隻是,你要切記,萬事皆有輕重緩急。莫要因小失大,本末倒置。”
“學生謹遵先生教誨。”
陳平安心中一喜。
“若你真有心開辦書坊,老夫倒也可以幫你留意一下。鎮上有些鋪麵,老夫也認得幾個相熟的讀書人,或許能給你一些建議。”
方敬儒補充道。
“多謝先生!”
陳平安真心實意地躬身行了一禮。
得到了父母和方先生的初步認可,陳平安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
雖然隻是允許他先做些前期準備,但這意味著,他的計劃,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接下來幾日,陳平安除了溫習功課,便開始留心觀察鎮上的情況。
哪條街道人流量大,哪些地段適合開鋪子,鎮上現有的書坊都是什麼規模,主要經營哪些書籍,價格如何……
這些信息,少年都一一記在心裡。
有時,少年也會去墨韻齋,與柳掌櫃閒聊幾句,旁敲側擊地打聽一些經營書坊的門道,以及進貨的渠道和折扣。
柳掌櫃見陳平安對這些感興趣,倒也樂於指點一二。
畢竟,陳平安如今也是墨韻齋的“搖錢樹”,若是他能在鄉裡開個代銷點,對墨韻齋而言,也是拓展銷路的好事。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小河村的田地裡,稻穀已經開始泛黃。
府試的日子,也一天天臨近了。
喜歡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請大家收藏:()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