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並未立刻動筆,而是目光望向亭外的湖光山色,似乎在尋找靈感。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
那姓王的學子,額頭上已經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顯然是有些才思枯竭。
而陳平安,卻依舊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哼,裝模作樣!”
那姓王的學子見狀,心中冷笑一聲。
“我就不信,你真能作出什麼驚世駭俗的佳作來!”
又過了一炷香的功夫。
那姓王的學子,終於長舒一口氣,將手中的毛筆放下。
“我作好了!”
王姓學子將寫好的詩稿,得意洋洋地呈給徐子陵。
徐子陵接過詩稿,朗聲念誦起來。
“湖心亭上客,把酒話桑麻。遠眺青山翠,近觀碧水霞。文風今尚在,盛世更繁華。我輩當努力,報國振大夏。”
詩作中規中矩,倒也算得上是應景之作。
隻是,格律平仄之間,略顯生澀,意境也談不上高遠。
徐子陵念完,台下響起一陣稀稀拉拉的掌聲。
顯然,眾人對這首詩的評價,並不算太高。
那姓王的學子,臉上也露出一絲尷尬之色。
“獻醜了,獻醜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姓學子嘴上謙虛著,目光卻挑釁地看向陳平安。
“不知陳解元的大作,可曾完成?”
陳平安微微一笑,拿起毛筆,飽蘸濃墨,在宣紙上龍飛鳳舞起來。
少年下筆如飛,一氣嗬成。
不過片刻功夫,便已停筆。
“在下也作好了。”
陳平安將詩稿遞給徐子陵。
徐子陵接過詩稿,隻看了一眼,眼中便閃過一絲驚豔之色。
隨即,清了清嗓子,用一種抑揚頓挫的語調,高聲念誦道: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此詩一出,滿座皆驚!
亭內頓時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徐子陵手中的那張詩稿上,臉上充滿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好詩!好詩啊!”
不知是誰,率先打破了沉默,高聲讚歎道。
緊接著,亭內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叫好聲。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此句一出,儘得湖山之神韻!”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妙!妙啊!將西湖比作美人西施,當真是千古奇想!”
“此等佳作,當為今日文會之魁首!”
幾位年長的名士,更是激動得胡子都翹了起來,紛紛上前,爭相傳閱那張詩稿。
那姓王的學子,早已麵如死灰,呆立當場。
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輸得如此徹底!
而且,還是輸給了自己最看不起的“小縣城來的泥腿子”!
徐子陵也是一臉讚歎地看著陳平安,眼中異彩連連。
“陳解元此詩,當真是驚才絕豔,令人歎為觀止!”
徐子陵由衷地說道。
“今日,子陵才知,何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陳平安隻是淡淡一笑,拱手道:“徐公子謬讚了。不過是拾人牙慧,偶得一二佳句罷了。”
“陳兄不必過謙。”
徐子陵擺了擺手。
“此等佳作,足以流傳千古!今日,我等能有幸親耳聆聽,實乃三生有幸!”
說著,徐子陵目光轉向那早已失魂落魄的王姓學子。
“王兄,方才的賭約,你可還記得?”
那王姓學子聞言,臉色更是變得如同豬肝一般。
期期艾艾地說道:“我……我……”
“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陳平安看著那王姓學子,語氣平靜地說道。
“還請兄台,履行賭約吧。”
喜歡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請大家收藏:()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