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色未明,京城貢院之外,已是人聲鼎沸,燈火通明。
來自大夏王朝各州府的數千名舉人,懷揣著十年寒窗的夢想與期盼,彙聚於此,等待著那場決定他們命運的龍門之躍——會試。
與鄉試相比,會試的規模更為宏大,規矩也更為森嚴。
貢院門口,不僅有手持水火棍的衙役,更有身披鎧甲、腰懸佩刀的京營兵士,層層把守,戒備森嚴。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令人窒息的緊張與肅穆。
陳平安一襲青衫,提著考籃,在張明遠和李士林的陪同下,也早早地來到了貢院門口。
“陳兄,今日這陣仗,可比鄉試時,又大了不少啊。”
張明遠看著眼前這黑壓壓的人群,以及那些神情冷峻的兵士,忍不住咂了咂舌。
“是啊。”
李士林也麵色凝重。
“據說,此次會試,單是主考官,便有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級彆的重臣擔任。副主考和房師,也都是些翰林院的學士和各部司的郎中。其規格之高,遠非鄉試可比。”
“嗯。”
陳平安點了點頭,目光在人群中,以及那些負責查驗的官員身上,不著痕跡地掃視著。
今日,便是檢驗自己這數月苦讀成果的關鍵時刻。
也是與那位吏部侍郎徐階,正麵交鋒的開始。
“陳兄,你看那邊。”
張明遠突然拉了拉陳平安的衣袖,指向不遠處。
陳平安循聲望去,隻見幾位身著華麗服飾,氣度不凡的年輕公子,在一眾家仆的簇擁下,正趾高氣揚地向著查驗處走去。
其中一位,正是那位在翰林雅集上,與陳平安有過一番詞鋒交鋒的吏部員外郎之子,林墨軒。
林墨軒也看到了陳平安,微微一愣之後,便笑著向這邊點了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
陳平安也點頭回應。
“那位林公子,倒是個光明磊落之人。”
李士林輕聲說道。
“不像某些人,隻會背後搞些陰險齷齪的勾當。”
陳平安心中了然,李士林所指的,自然是那位徐階徐侍郎了。
查驗的過程,比鄉試時更加嚴格繁瑣。
不僅要核對身份文牒,搜檢考籃,還要對考生本人,進行三次搜身,確保沒有任何夾帶作弊的可能。
輪到陳平安時,負責搜檢的幾名小吏,更是格外“仔細”。
幾乎是將陳平安的考籃,翻了個底朝天。
連帶著的乾糧和水囊,都被一一打開,仔細檢查。
甚至,連陳平安身上穿著的衣物鞋襪,都被要求脫下來,反複查看。
這般近乎羞辱的搜檢,讓一旁的張明遠和李士林,都看得怒火中燒。
“你們這些狗仗人勢的東西。”
張明遠忍不住罵道。
“我家陳兄乃是堂堂解元公,豈會做那等雞鳴狗盜之事。”
“住口。”
一名小吏厲聲喝道。
“貢院重地,豈容爾等喧嘩。再敢放肆,一律以擾亂考場論處。”
陳平安卻擺了擺手,示意張明遠和李士林不必動怒。
少年臉上神色平靜,坦然配合著那些小吏的搜檢,沒有絲毫的不滿與反抗。
心中卻在冷笑。
看來,徐階的手段,已經開始發作了。
想用這種下三濫的法子,來擾亂自己的心神嗎?
未免也太小瞧我陳平安了。
折騰了約莫半個時辰,那些小吏才終於罷手,悻悻地放行。
陳平安整理好衣物,提著考籃,神色自若地走進了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