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州城頭,變幻大王旗。
北平王趙德芳,被自己的心腹部將,五花大綁,獻於陳平安的馬前。
這場,由雍王和北平王,聯手策劃的,驚天謀逆。
以一種,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方式,落下了,荒誕的帷幕。
陳平安,沒有在雲州,過多停留。
他,將,平定叛亂的後續事宜,全權,交給了,兵部尚書周培公。
以及,那些,由他,親手提拔起來的,少壯派將領。
他知道,這些人,足以,將北境的局勢,徹底穩定下來。
而他,則帶著,兩份,特殊的“戰利品”。
一份,是,被關在囚車裡,早已,心如死灰的,北平王趙德芳。
另一份,是,同樣,被關在另一輛囚車裡,精神崩潰的,前草原霸主,也先。
踏上了,返回京城的,道路。
與他們同行的,還有,那封,足以,震動天下的,捷報。
……
八百裡加急的驛馬,卷起漫天煙塵,衝入了京城的城門。
信使,高舉著,代表著最高級彆軍情的,紅翎文書。
一路,暢通無阻地,衝向了,紫禁城。
“北境大捷。”
“北境大捷。”
信使的呐喊聲,劃破了京城,那壓抑了數日的,沉悶空氣。
當那封,由陳平安,和周培公,聯名上奏的捷報,被呈送到大慶殿時。
整個朝堂,都陷入了,一種,近乎,停滯的,死寂。
隨即,便是,不可抑製的,巨大的,嘩然。
“什麼。”
“雁門關大捷,全殲瓦剌十萬鐵騎。”
“生擒,瓦剌大汗,也先。”
“北平王,已於雲州城下,束手就擒。”
每一個消息,都像一道,九天驚雷,狠狠地,劈在,每一位大臣的,心頭。
他們,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前幾日,他們,還在為,大夏,內憂外患,國祚將傾,而憂心忡忡。
甚至,還在,彈劾,那位,在他們看來,早已,陷入絕境的,少年帝師。
可,轉眼之間。
捷報,便從天而降。
而且,是一場,大夏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輝煌大捷。
以,極小的傷亡,全殲,十萬敵寇。
生擒,敵國之主。
平定,手握重兵的藩王之亂。
這,任何一件,都足以,名垂青史。
而現在,這三件,不世之功,竟由,同一個人,在,短短一個月之內,同時,完成了。
大殿之內,所有的目光,都下意識地,集中到了,那個,空著的,從四品侍講學士的位置上。
他們的心中,充滿了,震撼,敬畏,以及,一絲,深深的恐懼。
龍椅之上。
景泰帝,拿著那份,字字千鈞的捷報。
他的手,在顫抖。
他的眼眶,濕潤了。
他,身為帝王,早已,喜怒不形於色。
但,此刻,他,再也,無法抑製,自己內心的,激動。
他,想起了,陳平安,離京前,對他說的話。
“陛下,等著,一場,震古爍今的大捷。”
他,做到了。
他,不僅做到了。
他,做得,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好上一萬倍。
景泰帝,站起身。
他,走下禦階。
他,當著,滿朝文武的麵。
將那份捷報,高高舉起。
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變得,有些,沙啞。
“諸位愛卿,都看看吧。”
“這,便是,朕的,帝師。”
“這,便是我大夏的,國之柱石。”
他,仰天長笑。
笑聲中,充滿了,身為帝王的,驕傲與自豪。
也充滿了,一種,如釋重負的,暢快。
大殿之下。
吏部尚書王陽明,內閣大學士李默,這些,一直,堅定支持陳平安的官員,此刻,也都是,老淚縱橫,激動不已。
而那些,曾經,彈劾過陳平安,質疑過他的官員。
則,一個個,都麵如土色,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至於,雍王趙澈。
他,在聽到捷報的那一刻。
便,徹底,失去了,所有的,力氣。
他,癱軟地,跪倒在地。
他知道,自己,完了。
自己,所有的算計,所有的陰謀。
都隨著,也先的慘敗,和,北平王的覆滅,而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他,不僅,沒能,扳倒陳平安。
反而,親手,將對方,推上了,一個,功高蓋世,無人能及的,神壇。
他,輸了。
輸得,連,最後一點,翻盤的希望,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