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報聲在指揮中心驟然炸響,刺眼的紅光如心跳般閃爍不定。我大步跨過滿地狼藉的線路殘片,徑直撲向主控台,手指在屏幕上飛速滑動。當東南方向的畫麵跳出時,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那團神秘的黑影仍在緩緩轉動,仿佛有什麼東西正緩緩睜開眼睛。周圍的星塵被它瘋狂吸入,連光線也被吞噬殆儘。
就在這時,耳機裡傳來“滋啦”一聲電流聲,是影狐的聲音。
“風哥……我感覺……咱們可能不該去碰那個東西。”她的聲音顫抖不已,如同寒風吹進空瓶子裡發出的聲響。
我沉默不語。係統自動對那片區域的能量波動展開掃描,數據瘋狂跳動,最終定格在一組頻率上——和敵方殘骸釋放的能量幾乎一模一樣。
“阿剛,立刻集合戰鬥小隊。”我的嗓子乾得像被砂紙打磨過,“咱們親自去一趟。”
x9行星的地表宛如一張巨大的蛛網般裂開,黑影藏匿於斷壁殘垣之間,數量比上次多出一倍還不止。我和阿剛帶著人悄悄摸進去時,每一步都好似踩在刀尖上,小心翼翼。
一具實驗體倒在地上,身體還有餘溫。我蹲下身子,伸手輕輕戳了戳它的背部。隻見金屬紋路爬滿了它的皮膚,就好像有人將電路硬生生刻進了血肉之中。
“這玩意兒不是自然生物。”我說道,“是人工製造出來的。”
係統隨即啟動解析模式,幾秒後屏幕上跳出一行字:
【檢測到高維能量殘留,推測為敵人遺留實驗場】
“實驗場?”阿剛皺起眉頭,“你是說,這裡不隻是個能源基地?”
“恐怕是的。”我站起身來,腳下不小心踩碎了一塊玻璃碎片,“我們必須弄清楚他們在這裡做了什麼,否則重建工作隨時可能功虧一簣。”
回到指揮中心,會議室還是老樣子,燈泡閃爍不停,仿佛隨時都要罷工。我將調出的數據投射到牆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盯著那串跳動的數字。
“敵人留下的東西,比我們預想的要複雜得多。”我說道,“我們在x9發現了實驗體,那裡很可能是他們的研究設施之一。從現在開始,我們要重新評估所有受損星球的情況。”
一位年長的工程師摘下眼鏡,揉了揉鼻梁,擔憂地說:“目前資源已經緊張到了極限,修複關鍵設施的任務都排不過來,現在還要排查隱藏威脅……”
“我明白。”我點點頭,“但如果不處理這些隱患,重建工作遲早會失敗。”
我將調配方案同步到每個人的終端,屏幕上立刻跳出了優先級排序。
“優先修複具備穩定環境和基礎建設條件的星球。”我說道,“同時派出偵查小組前往其他區域進行初步評估。”
“要是發現新的實驗場怎麼辦?”有人問道。
“封鎖、隔離、處理。”我的語氣不容置疑,“絕不能讓它們擴散開來。”
接下來的日子裡,實驗室的燈光幾乎從未熄滅過。科學家們圍繞著敵人的裝置團團轉,試圖破解其原理。我坐在角落,係統持續對結構進行分析,優化修複流程。
“這個轉換器的設計太過複雜了。”一個工程師拿著破損的部件,無奈地歎了口氣,“根本沒辦法複製。”
我接過那塊零件,指尖剛一觸碰,係統便自動啟動了解析模式。
【識彆完成:該裝置基於高維能量轉換原理,建議嘗試重構能量流動模型】
我把解析結果告知團隊,並提出了一個新的設計方案。
“如果按照這個方式改造,也許能恢複部分功能。”那位工程師的眼神頓時亮了起來。
我點了點頭:“那就試試看。”
幾個小時後,當第一束穩定的能量流成功激活設備時,整個實驗室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
但這僅僅隻是個開端。
隨著修複工作的深入,各種問題接踵而至。有的星球地殼不穩定,建築根本無法矗立;有的區域輻射強烈,人類根本無法長時間停留;更有一些設施的核心數據被徹底抹除,我們甚至連它們原本的用途都一無所知。
“比想象中要困難得多啊。”阿剛靠在牆邊,喘著粗氣,擦著汗水說道。
“那是自然。”我望著窗外荒蕪的土地,堅定地說,“但我們既然已經開始了,就絕不能半途而廢。”
夜深了,我在指揮中心翻閱報告。影狐傳來的資料顯示,那段視頻中的“另一個我”依舊毫無線索,但她追蹤到了幾條可疑的數據鏈。
“這些信號指向某個坐標。”她在信息中寫道,“或許那裡藏著‘容器序列’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