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張氏想拿捏一下三嬸,但看到有李子民這個靠山,立馬改變了主意。
一聊,
原來李子民在秦家村落魄的時候,三嬸對他有過一點關照,也驗證了她的猜測。
賈張氏暗罵秦淮茹。
虧她和李子民訂過婚,卻處得和陌生人一樣,就算勾引人,李子民也懶得搭理。
這不就報恩給了秦京茹嗎?
一個非親非故的丫頭,當親妹妹一樣疼。反觀秦淮茹,李子民隻叫全名,比街坊鄰居還生分。
就這樣,
秦淮茹難產時,李子民還出手相助。向來苛刻的賈張氏,也要誇一句仁義。
所以,賈張氏從不懷疑李子民和秦淮茹搞破鞋。如果有,那也是秦淮茹勾引人!
回了家。
看到棒梗擦碗,擦桌子,賈張氏愣了一下,鼻子一酸,“我的乖孫,可比你那不靠譜的爸強。咱賈家,全靠你光宗耀祖了。”
賈張氏抹了一把淚,老懷大慰。
棒梗抹布一扔,告起狀,“奶,讓那個老女人走!她打我,打了我兩次!”
“誰打你?”
“就是媽說的舅婆,小姨的媽!你看,我屁股都腫了!”
擱以前,
他奶早拉起他的手,找人扯皮。可今天,奶奶一反常態地問。“棒梗,舅婆為啥打你?”
棒梗添油加醋地將三嬸描述成了大魔頭。
這時,秦淮茹回來了,“媽,彆聽棒梗瞎說,他都慣壞了,你也不想棒梗變成老劉家的孩子,往人屋裡扔炮仗吧?”
秦淮茹好不容易將人請來,要攆走了,誰帶孩子,乾家務活?
賈張氏心疼棒梗,但看到棒梗的改變,又想到了三嬸和李子民的關係,便勸。
“棒梗,聽舅婆的話。都是親戚,不會害你的。”
棒梗愣住了。
奶奶突然變得通情達理,讓他不適應。
菜市場。
三嬸正和賣肉的攤販討價還價,“師傅,這肉一點肥肉都沒有,還賣六毛五啊?”
“給抹個零頭,賣五毛唄。”
賣肉的師傅滿臉橫肉,看到三嬸一副農婦打扮,嗤笑一聲,“就這價,愛買不買。”
三嬸不高興了。
她想著能省一點,是一點,沒想到賣肉的糙漢拽得不行,都快拿鼻孔看人了。
她來晚了,肉鋪的好肉讓人挑光了。
剩下的,不是肥少肉多,就是帶著骨頭。這時,身後排隊的大媽催促著。
秦京茹忙說:“師傅,給我一斤排骨。”
見老娘還想討價還價,秦京茹趕忙遞去錢和肉票,“娘,姐夫不愛吃肥的,就愛吃瘦的。”
三嬸撇了撇嘴,“哄鬼啊。”
“豬身上最不劃算的就是排骨了。一半骨頭,一半瘦肉,就便宜一毛五,還浪費肉票。”
“娘,紅燒排骨老香了。”
秦京茹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笑道:“將白糖在鍋裡燒成焦糖色,等到滋啦冒泡的時候,將焯好水的排骨倒入炒香,再倒入開水,小火慢燉收汁。那香味,那色澤,那味道......”
秦京茹,三嬸同時咽了一下口水。
秦京茹將油紙打包的排骨收入菜籃子,帶上碎碎念的老娘,又買了一點新鮮蔬菜。
蔬菜不要票,價錢也便宜。
一兩分錢,就能買一把。
等回到大院,三嬸和秦京茹忙碌了起來。當三嬸嘗到秦京茹的廚藝,那叫一個讚不絕口。
“我給京茹請了大廚傳授手藝,味道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