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輝清照舞台空,布幕低垂意萬重。
靜候梨園歌韻起,良宵戲夢此宵逢。
中秋晚會的舞台有夢幻般的感覺,璀璨的燈光交織輝映,將舞台裝點得絢麗多彩。金色的帷幕微微低垂,給即將上演的節目增添幾分神秘感。舞台周圍擺放著精致的各式裝飾,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氣氛。台下正熱烈地迎接著嘉賓和領導到前麵入座,聽說晚上有省府大員蒞臨觀賞,所以氣場特彆隆重。學校的學子們按班級列隊整齊入座,演員們在後台忙著化妝和服飾,空氣中彌漫著興奮和緊張的氣息。觀眾們滿懷期待,目光鎖定舞台,周圍慢慢平靜下來,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帷幕拉開的那一刻,期待著向往已久的戲劇精彩上演,開啟一段難忘的藝術之旅。
原本《梁祝?十八裡相送》是要作為壓軸戲最後上演的,今晚的壓軸戲有另一個神秘的節目,所以《梁祝》就作為開場第一個節目與觀眾見麵。
隨著報幕員報出節目掌聲就響個不停,說到表演者:鐘雲霄和林貞貞,掌聲就更熱烈了,因為鐘雲霄太有知名度了。報幕完畢,《梁祝》音樂響起,帷幕徐徐拉開:
隨著音樂響起,梁山伯與祝英台踏著節奏舞起扇子來到舞台中間,化妝後的鐘雲霄令我眼花繚亂,心潮澎湃,瞬間走就進了我的心,也自然對他充滿愛意和期待,還沒開始就已經入戲了。
我放開嗓子喊出訓練已久的充滿情感的一聲:梁兄……聲音未停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後座的觀眾都聞聲站起來,驚為天籟。我繼續唱:
“梁兄,書房門前一枝梅,樹上鳥兒對打對。喜鵲滿樹喳喳叫,向你梁兄報喜來。
鐘雲霄用他清朗又磁性的嗓音唱道:
“賢弟,弟兄二人出門來,門前喜鵲成雙對。從來喜鵲報喜訊,恭喜賢弟一路平安把家歸。”
梁山伯與祝英台走上了十八裡相送的錢塘道:
我唱:“出了城,過了關,但隻見山上的樵夫把柴擔。
鐘雲霄應著唱:起早落夜多辛苦,打柴度日也艱難。
梁兄啊!他為何人把柴擔?你為哪個送下山?
他為妻兒把柴擔,我為你賢弟送下山。
婢女銀心唱:過了一山又一山,
書童四九唱:前麵到了鳳凰山。
我唱:鳳凰山上百花開,
鐘雲霄唱:缺少芍藥共牡丹。
“梁兄你若是愛牡丹,與我一同把家歸。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你要摘也不難。”
“你家牡丹雖然好,可惜是路遠迢迢怎來攀?”
我對著鐘雲霄深情地唱道:“青青荷葉清水塘,鴛鴦成對又成雙。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紅妝,梁兄你願不願配鴛鴦?
鐘雲霄凝視著我憨厚又高興地唱道:配鴛鴦,配鴛鴦,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紅妝。
唱到這裡台下的掌聲又響起,隨著掌聲喊著好,好,好……台下第一排主席台中央有一對身著華麗高檔服飾的夫婦,注視著台上的我們一直交頭評論著,應是戲劇愛好者。
銀心唱:前麵到了一條河,
四九唱:漂來一對大白鵝。
祝英台唱:雄的就在前麵走,雌的後麵叫哥哥。
梁山伯唱:不見二鵝來開口,哪有雌鵝叫雄鵝?
“你不見雌鵝她對你微微笑,她笑你梁兄真像呆頭鵝啊。”我用扇子輕敲了鐘雲霄的頭。
“哎,既然我是呆頭鵝,從今你莫叫我梁哥哥。
兩人的心情都是很好也很入角色的,又依戀地繼續前行:
銀心唱:眼前一條獨木橋,
鐘雲霄說:賢弟請。
我輕聲說:梁兄請。
“啊梁兄我心又慌膽又小。”
“莫害怕,愚兄扶你過橋去。”
我唱:你我好一比牛郎織女渡鵲橋。
這會,整個現場都處在一種氣勢磅礴的寧靜當中,大家聽得很投入,都被帶進入劇情當中了。
祝英台唱:眼前還有一口井,不知道井水有多深?
梁山伯唱:井水深淺不關緊,你我趕路最要緊。
“梁兄,你看這井底兩個影,一男一女笑盈盈。”
“哎?愚兄明明是男子漢,你為何將我比女人?
梁山伯說:走吧。
離了井,又一堂,前麵到了觀音堂。
“梁兄,不如到堂前一拜呀。”
“賢弟,好啊。
觀音堂,觀音堂,送子觀音坐上方。”
“觀音大士媒來做,我與你梁兄來拜堂。”
“哎,賢弟越說越荒唐,兩個男子怎拜堂?”
眼看要到分彆時,梁兄怎點不覺悟。
英台不舍地對著梁山伯:多承你梁兄情義深,登山涉水送我行。常言道:“送君千裡終須彆”,請梁兄就此留步轉回程。
梁山伯也同樣不舍:我與賢弟草橋結拜情義深,讓愚兄再送你到長亭。
梁兄……
賢弟何事阿?
“梁兄,你我鴻雁兩分開,”
“問賢弟你還有何事來交代?”
“我臨彆向你問一句話,問梁兄你家中可有妻房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你早知愚兄未婚配,今日相問為何來?”
“要是你梁兄親未定,小弟替你來做大媒。”
“賢弟替我來做媒,但未知千金是哪一位?”
“就是我家小九妹,未知你梁兄可喜愛?”
“九妹今年有幾歲?”
“她是與我同年乃是雙胞胎。”
“九妹與你可相像?”
“品貌就像我英台。”
“但未知仁伯肯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