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地處關中,再往北就是突厥,東突厥的頡利,可不是個好東西!”
“現在原州,涇州已經被這群馬匪攻破,再往南就是渭州,蘭州,乃至涇陽,長安!”
“承乾可不覺得,這群忘恩負義,狼心狗肺之徒會不趁著我大唐目前的動蕩放棄這個好機會。”
李承乾無比淡定的看向李世民,將他所知道的後世的那些事情說了出來,李世民信不信是一回事,他說不說又是一回事。
最起碼,現在的原州,涇州確實是被東突厥給攻破了,甚至已經劫掠一番了。
既然有了事實,後麵李承乾所說的這些還沒來得及發生的,也不意味著不會發生。
原州,今寧夏固原;涇州,今甘肅涇川;渭州,今甘肅隴南;涇陽,今陝西涇陽。)
東突厥為何而來?
總結來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隻有弄死,才能徹底解決問題,這一點沒有毛病,他們製造問題,漢人處理問題,但問題就是漢人處理的還不夠徹底。
得掘根兒!
原因無非有四:
武德九年的玄武門之變導致中央政權真空,邊防力量削弱。突厥利用此機會南下劫掠,試探唐朝虛實。
遊牧經濟依賴畜牧,冬季嚴寒或災害可能導致物資短缺。突厥通過掠奪中原糧食、布帛、人口補充資源。
李淵太原起兵時曾向突厥稱臣求援,並許諾“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唐朝統一後停止納貢,引發突厥不滿。突厥支持反唐勢力如劉武周、梁師都),企圖維持對中原的間接控製。
突厥騎兵機動性強,唐初尚未建立有效防禦體係。頡利可汗在李世民即位後發動大規模入侵渭水之盟),實為對新君的威懾。
毫無疑問,突厥成功了,但也在三年之後付出了血的代價。
那,要是李世民相信了,他們提前謀劃,會不會有什麼辦法阻止渭水之盟的出現?
有,肯定有,前提是李世民相信,並且由李世民調集大唐的人力物力解決這次的麻煩。李承乾不行,他暫時沒有那個本事。
當然了,李承乾的到來令這個世界出現了一丟丟的小變故。
比如,按照曆史進程,現在的李靖並未在長安,但現在李靖卻來了。
但這不是什麼問題,某種程度上來說,李靖在長安,還是一個優勢。
李世民坐在石凳之上,眉頭微微蹙起,陷入沉思狀態。
能成為第七世紀最強碳基生物,未來的天可汗的李世民顯然不是庸才。
他不是沒能發現突厥的動向,而是他被長安內的政治搏鬥轉移了絕大部分的心神。
換句話來說,大唐若是沒能發生玄武門之變,頡利現在絕對老實的跟孫子沒什麼區彆,可也說不準,若是李世民不發動玄武門之變,那李世民或許就死了。
李世民一死,天策上將就沒了,突厥還是會動心的。
這沒辦法。
叩叩叩。
李世民的手指敲擊著桌麵,忽地,停了下來,目光灼灼地看向李承乾。
“李靖給你說的?”
“沒有,老頭子老實的很,今天也就是給我講了講兵書的內容,這些是我自己想到的。”李承乾很是坦誠地看向李世民,毫無心理壓力。畢竟,這是真話。
長孫氏坐在一旁,不知道何時將那些太監宮女清走了,廳內隻有他們一家三口,沒錯,就算是李泰,李麗質都不在。
“孤被長安牽扯了太多的心神,這次確實放鬆了警惕,嗬嗬,突厥,頡利,很好!”
喜歡大唐:四象不過李承乾!請大家收藏:()大唐:四象不過李承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