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起來簡單,動手難了一些,但,四大金剛的手藝還是不錯的,甚至,張龍在參軍之前,家裡就是乾鐵匠的,也算是術業有專攻了。
饒是張龍都沒能想到,都伺候到太子身邊了,有朝一日還能撿起來老本行!
多門手藝多條路,倒是正兒八經的。
是以,這次的大功,絕對能落在張龍腦袋上了。
此時此刻的張龍和趙虎正在繞著他們二人弄出來的路子研究著,從而確保一會兒的試驗能夠順利進行。
另一處角落,太子正在帶著王朝馬漢收拾煤炭。
準確的說,此時的煤炭還不叫煤炭,叫石炭。唐代煤炭時稱“石炭“)已用於冶鐵、陶瓷等手工業。《新唐書·地理誌》載河東道今山西)多處貢“石炭“。
山西的煤炭,自古就有。
當然,長安附近的渭河,也有煤炭。
儲量雖然少,但,李承乾拿著這些做做試驗什麼的還是沒什麼壓力的。
隻是,最近東宮的眾人明顯的有些黑......
老李和長孫氏已經不止一次吐槽過了,隻是都被李承乾給糊弄過去了,東西還沒弄好,怎能提前暴露?
“王朝!馬漢,加油,哈哈!”
“等到弄成了,孤給你們親自請功!”
李承乾望著汗如雨下的‘煤炭工人’哈哈大笑,呃,他也是煤炭工人。
“對對對,張龍趙虎你們也少不了!”
忽然看見張龍趙虎倆人的李承乾又補了一句。
“謝殿下!”4
四人朗聲道。
一旁的李阿難準備著熱茶,隨時準備供應。
望著太子殿下如今的操作,李阿難也是心有感慨,太子,真乃國本也!
若是此次能讓太子事成,對於大唐萬民來說,又是一天大功勞!
甚至李阿難覺的自家太子殿下已經距離聖人不遠了,真好。
他沒入宮之前,也是窮苦人家,自然清楚冬天多麼難熬。
現在有了棉衣,眼瞅著又能多一個取暖的利器,甚至,和棉花一樣,都能在大唐鋪開,李阿難豈能感受不到如今的太子殿下對於大唐百姓的熱愛?
此時長安居民主要燃料為木炭、薪柴,宮廷與貴族使用優質木炭如“瑞炭“),平民多用雜木與秸稈。
煤炭出現在宮廷內,也僅僅是限製於某些特殊的場景。
比如,宮廷冬季取暖的“獸炭“混合香料的高級炭塊)。亦或者鑄幣、兵器作坊的冶鐵燃料需高溫且不計成本)。
可,長安之外呢?
可他們殿下如今弄出來的蜂窩煤,簡直廉價!
碎成渣滓的都能燒!
他可是全程看到的那一幕幕的製作流程,先將煤炭粉碎至粉末狀,然後加入黏土,硝石加水攪拌。
最後灌入十二孔鐵製模具之中,陰乾三到五天,就妥了。
就上麵的那些東西,哪個貴???
煤炭?渭水河畔。
黏土?呃,關中地區真的不缺這個東西的。
硝石?這玩意兒的獲取難度有麼?
茅坑,灶台,哪裡不能掏出來一些?
鐵製模具貴點,但,那那玩意兒造出來能用到死......
這特麼的能耗費些什麼錢財?
喜歡大唐:四象不過李承乾!請大家收藏:()大唐:四象不過李承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