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楷作大驚失色:“大師果然是得道高人,一眼便知。”
“這該如何是好,還請大師不吝賜教。”
通微道人胸有成竹道:“莫慌,此等異狀,多半是墳塋發生變故,以至於吉氣散失,不能奉養英靈。”
“為今之計,必須即刻遷墳,以免遺禍家族,悔之晚矣!”
高楷心中哂笑,倒要看看這道人葫蘆中賣的什麼藥。
“大師法眼無差,家父曾經托夢,正為遷墳一事。”
“我等肉眼凡胎,卻不知風水堪輿之事,隻盼大師施展玄功,擇一處上佳之地,助家父亡魂安寧,不再沉淪世間受苦。”
“事成之後,我必有重謝!”
通微道人嘴角一勾,籌謀許久,等得便是這一句話。
假作沉吟一番,這才開口:“遷墳之事,事關重大,不可不慎重。”
“貧道尚需前往貴族墳塋一觀,待探明情形,再作商議。”
高楷自無不可:“大師老成持重,為肺腑之言。”
“我不勝感激,煩請大師不辭辛苦,往城外走一遭了。”
“此為理所應當。”通微道人當即應下。
事不宜遲,高楷召集一支騎兵,策馬揚鞭,兩人一同出了金城,往城北一座大山奔去。
這山中鬆柏成群,一年四季蒼翠欲滴;另有桑梓蔓延,亭亭如蓋。
屬實是風景秀麗之地。
待至山腳,眾人翻身下馬,攀登山道。
正是草木葳蕤時節,鳥語花香,一片繁盛之貌。
高楷環顧四周,此山無名,墳塋所在,雖不是盤龍臥鳳之格局,也是山清水秀,並無絲毫異兆。
不知何處出了問題。
通微道人心中卻是一驚,此地風水上佳,觀那桑梓,生機勃勃,更有“貴人出世”之兆。
與他設想之中,一片荒蕪衰敗之象,截然相反。
他不禁一凜,師門這些年來,太過執著於李家,卻是疏忽了其他。
真人批示,必然不錯,卻也不能完全盲從大勢。
若是小勢趁機興起,積少成多,聚沙成塔,遲早衝垮堤壩,取而代之。
千百年來,多少道門真人奔走天下,隻為尋找潛龍,扶龍庭以求仙業。
可惜,成功之人鳳毛麟角。便是因為這天機混沌,難以捉摸,今日大興,難保明日大衰。
可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他心中反省,待此間事了,定要回返師門,上稟此事,以作警醒。
不過,眼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既與高楷為敵,自然不能猶豫不決。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今日,少不得要兵行險招了。
想到此處,通微道人先是讚歎一聲好風景,不等眾人反應,忽而神色一變,取來一截枯枝,插在平地之上。
並指吹一口氣,卻見那枯枝迎風就長,頃刻之間,抽枝發芽,綠樹成蔭。
更有花蕊綻放,結成累累碩果,掛在枝頭微微搖曳。
一眾兵卒哪裡見過這等枯木逢春的手段,紛紛驚呼“神仙!”
便是高楷,也覺得神奇。這世界的道士,果然有兩把刷子,並非全然是招搖撞騙之徒。
不過,這點手段,尚且動搖不了他的心誌。想來,通微道人此舉,也不是為了展示此地生機濃鬱。
果然,眾兵卒驚呼之聲尚未平息,便見這一樹花果,刹那間凋零腐敗,化作木屑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