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長孫沉思片刻,忽而提起一事。
高楷聽聞,眼眸一亮,笑道:“若果真如長孫所料,這臨潭城旦夕可下。”
眾人皆是振奮,一旦攻取臨潭,全據洮州,主上便坐擁兩州之地,正可晉升官職。
他們這些文官武將,自然水漲船高,他日封侯拜相有望。
起兵征伐,自然不是一蹴而就。
高楷嚴令兵卒整訓,肅清軍紀,等待糧草籌集完備,甲胄、弓箭、馬具安置妥當,方才下令大軍開拔。
所幸連日放晴,地麵硬實,不曾陷入泥坑,一路行軍倒也暢通。
三日後,大軍來至美相城,在城外安營紮寨,暫且休整一夜。
中軍大營中,火光明亮,高楷站在一幅圖冊前,仔細察看。
一眾文武皆肅穆相待,未久,一支斥候匆匆來報。
“主上,石頭柵、張寨二地各有薛軍駐守,防範我等突襲。”
大軍在半路之時,高楷便派出斥候查探敵情。
這石頭柵與張寨,擋在臨潭城前頭,猶如兩隻羽翼,護衛著後方的城池。
不把這兩個地方拔除,休想抵達臨潭。
此時聽了斥候回稟,他詢問道:“兩處各有多少守軍?”
斥候回言:“各有千人,皆是披堅執銳,晝夜不休,向城中示警。”
高楷微微頷首,這兩處不過小村寨,各自駐守千人,已是極限。
由此可見,薛矩此人多半小心謹慎,比兩個兒子老練得多。
他四下環顧,沉聲道:“臨潭城防守嚴密,若要突襲,必先拔除石頭柵、張寨二地。”
“諸位可有妙計教我?”
眾人陷入沉思,狄長孫拱手道:“為今之計,唯有趁夜行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二地,方可不驚動臨潭。”
“不妥。”吳弘基搖頭道,“入夜行軍,為兵家大忌。”
“何況大軍初來此地,不知情形,怎能貿然行事?”
周順德附和道:“若要拔除二地,須得同一時刻,否則一地錯失,必然牽連大軍暴露,功虧一簣。”
狄長孫眉頭緊皺:“若不趁夜行軍,談何突襲?”
“主上,我熟知地形,願為先鋒,拔除張寨。”
高楷注視地圖,片刻後才道:“長孫所言在理,兵貴神速,勿要瞻前顧後,以免錯失良機。”
“傳我軍令,全軍三分,以三千驍騎為左軍,由狄長孫統領,拔除張寨。”
“三千精兵為右軍,由梁三郎統領,拔除石頭柵。”
“待大功告成,皆於臨潭城外七十裡,龍王廟外彙合。”
至於他自己,則統領中軍三千人,直趨臨潭。
“遵令!”狄長孫、梁三郎二人轟然應喏。
“三軍聽令,稍作休整,待入夜之時,即刻行軍,不得有誤。”高楷沉聲道。
“是!”
這一夜,烏雲密布,不見絲毫光亮。
借助夜色掩示,三軍悄然開拔。徑直往東行六十裡,一路安然無事。
在此,左、右二軍分道揚鑣,各自突襲張寨、石頭柵。
這兩軍皆是精兵驍騎,配備最精良的甲胄兵械,朝夕訓練,令行禁止,是他特意整編出來的突將。
借助天時地利,二軍長驅直入,順利拔除兩地,斬殺駐守兵卒,拆毀烽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