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女子聞言,自是感激不儘,輕聲道:“承蒙夫人不棄,小女子願為奴婢,結草銜環以報救命之恩。”
張氏看她通身氣派,皆是綾羅綢緞,言行舉止又有大家風範,便知她家世不凡,怎會讓她為奴為婢。
“你莫多想,我卻不需你服侍。”
“可見你是個嬌養的姑娘,天性純良,我隻覺十分投緣,不如與我做個侄女,也好立個身份,如何?”
張氏本想認她為乾女兒,隻是話到嘴邊,不知不覺又咽了下去,脫口而出的,卻是認為侄女。
她也未深思,侄女也無妨,正好與楷兒做個伴。
這女子沉思片刻,倒也並未推脫,脆聲道:“侄女見過姑母!”
“哎!”張氏笑著應道,她早年也是個直爽的性子,就喜這般爽利不扭捏之人。
見她應了,自然歡喜,連忙帶了她回轉後院,好生照顧,一應飲食起居,皆是上佳之物。
這女子正是敖鸞,為進高楷後宅,方才出此下策,卻沒想到,這般順遂,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忍不住感歎道: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張夫人這般心善,必有厚福。”
不過,現在該叫她姑母了。
也不知她這表哥是何模樣性情,命格氣運又至何等程度?
“不過,這府中倒是一片祥和,未有陰翳醃臢之氣,想必這母子二人皆是寬仁待下,不曾苛待奴仆。”
“唯有少許陰氣徘徊,源頭卻是那祠堂,看來這高楷之父,眷戀母子二人,不願輕易離去。”
“隻是,陰陽相隔,已是殊途,不能長久停留,以免衝撞陽氣,惹來病痛。”
想到這,她唇角一勾,露出一個笑容。
“這便是我的用武之地了,相助高楷梳理陰陽、調和風水,潛移默化間令諸氣暢通,可使家宅興旺,於爭霸大業也有助益。”
她在後宅籌謀,卻不知前堂中,高楷已心生感應。
隻見頭頂紅氣成雲,一枚赤印浮浮沉沉,點點紫光閃耀,堂皇正大。
忽有一道玄黃之氣從天而降,徑直落在赤印之上,大放光芒。
紅氣翻湧,如水波一般蕩漾,紫光越發濃鬱,凝結成雲。
“這是……功德之氣?”高楷大吃一驚。
功德之氣世所罕見,唯有長年累月,積累天地之功者,方能得到一絲一縷。
道經雲: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凡是擁有功德之氣者,莫不是道佛神隻,至於平頭百姓,在六欲紅塵中廝混一生,為了生存便耗儘全力,哪有餘力日行善事。
或有世家大族,樂善好施,卻也不過積些陰德,來日魂歸地府,不會遭罪罷了。
這功德之氣,來自何人,又為何相助於他?
高楷疑惑不解,觀其氣,帶著善意,且十分親近,仿佛就在府中不遠處。
他連忙召來管事,前去打探一番。
“主上?”沈不韋見他失神許久,不禁關切道,“可是身子疲倦?”
高楷微微搖頭:“我無事,不必擔心。”
眾文武齊聚一堂,正商議出兵攻取疊、岷二州之事。